北大发动态庆校庆,网友炸了!
因为招聘了一个三本毕业的老师。北大:我们招聘的老师毕业于三本院校,来北大教书了。网友:北大的招聘标准是有多宽松,三本都能来北大当老师了?
难道这位老师毕业于三本,是和某领导有关系?或者花钱买名额?否则凭什么能来北大?也有网友说了,这位老师毕业于三本,但是在某某领域有着突出的成绩。
北大:我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至于网友为什么这么激动,因为这两年高学历的人找工作不容易,很多人都是名校毕业,投简历的时候看到招聘单位是北大,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和精力去准备面试,结果一看面试名单,有自己三本同班同学的身影,这口气能不喘死?
这位三本毕业的老师入职北大哲学系,论文只有两篇非核心期刊文章。而北大官网显示,该校教师招聘要求明确规定需具备"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且近五年需在顶级期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教师父亲是医学界权威人士,曾参与制定高校招生政策。
事件发酵超24小时,北大至今未公布招聘流程说明。往年类似事件校方通常当天回应,这次异常沉默让舆论猜测校方内部存在分歧。有数据显示,2025年北大教师岗位竞争比达237:1,普通应聘者需通过五轮筛选。
该教师高考成绩未达一本线,却通过特殊招生项目进入海外普通院校攻读硕士。这种升学路径与普通考生形成对比——2024年北京某重点高中数据显示,该校学生考取海外前50名校需平均雅思7分、学术竞赛省级奖项。
当前高校招聘存在"查三代学历"潜规则,即本硕博阶段均需就读名校。但今年教育部刚发文要求破除"唯学历"倾向,北大的做法恰好踩在政策变动节点。这种现象折射出教育公平困境:普通人按部就班读书求职,特殊渠道却可能打破常规。
高学历就业市场持续内卷,2025年北京地区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当顶尖高校岗位被质疑存在捷径,自然会引发公众对公平性的担忧。建议高校招聘透明化,用实际成果证明选人用人标准的合理性。
不少网友评论,高水平大学招聘标准能不能稍微严谨一点?那些本科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连面试资格都没有。这不是双标吗? 那么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