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东大为啥不继续韬光养晦?鹰酱:你已经是屋子里的大象了。过去,中国讲究低调,韬光养晦是为了埋头发展,少惹麻烦。那时候实力不够,只能先攒家底。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中国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响遍全球,港口吞吐量稳坐世界第一,海军舰艇都能绕地球一圈。国际上,有些国家只认拳头不认道理,俄乌冲突更让大家看清,躲在角落里不吭声,别人也不会高看你一眼。实力摆在这儿,继续低调反倒容易让人误会。时代变了,中国得用行动告诉世界,自己不是来凑数的。 中国为啥不再低调?底气变硬了呗。过去几十年,中国从一个工业底子薄的国家,硬是干到了全球制造业第一。2023年,全球十大港口里,中国占了七个,上海港的货运量比第二名多出一大截。 发电量更是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够给半个地球供电。军事上也不含糊,海军舰艇总数稳居世界前列,055型驱逐舰、福建号航母让不少国家眼红。 还有高超音速导弹、五代机歼-20,这些硬家伙可不是摆设。实力到这地步,藏着掖着反倒显得不自然。 再说国际环境,也逼着中国得站出来说话。看看这些年,西方有些国家压根不讲道理,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俄乌冲突一打响,欧洲美国忙着站队,拉着各国表态,恨不得全世界都得听他们的。 中国保持中立,不掺和别国内政,可有些国家非得问:你啥态度?不吭声都不行。这种时候,低调不是谦虚,是容易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国际舞台上,道理得靠实力撑腰,拳头硬了,别人自然得掂量掂量。 这几年,中国的做法明显变了,越来越敢亮肌肉。“一带一路”搞得风生水起,2023年全球130多个国家跟中国签了合作协议,铁路、港口、电站修到非洲、拉美,连欧洲都眼馋。 海军也走出家门,2024年在亚丁湾护航、太平洋搞联合军演,舰艇巡逻的影子都快到大西洋了。 外交场上也不再只是笑脸相迎,面对挑衅,该怼就怼,2023年南海问题上,中国直接用行动划红线,巡航执法一点不含糊。这些变化,哪还有当年低调的影子? 这么干有啥意义?简单说,主动点才能守住自己的利益。中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二,外贸占世界1/6,海上通道就是命脉,港口、航线必须自己说了算。 国际上,有些国家就等着你露怯,你越低调,他们越蹬鼻子上脸。现在中国站出来,亮明态度,既让想挑事的人收敛,也让那些盼着公平的国家看到希望。 时代早就变了,低调攒下的家底,现在得拿出来用。不然,家门口的航母、大炮,别人还以为是摆设呢。
“中国是全世界优雅人士的笑料!假如我不是中国人,我会看中国的热闹,它又大又穷又折
【1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