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5月6日报道,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6日举行总理选举首轮投票,保守派领袖弗里德里希·默茨以6票之差未能获得法定多数,其成为二战后德国第10任总理的尝试遭遇历史性挫败。
此前外界普遍预期他将轻松胜选,这一失利令人意外。 德国新总理选举结果不仅影响欧盟,乃至于对对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格局也有深远影响。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德国政坛的不确定性,更可能成为中美欧三方博弈中的关键变量。 一、默茨意外落选:德国政坛的“地震”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显示,尽管联盟党(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在大选中获胜,但其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未能如预期般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
这一结果令外界感到意外,也反映出德国政坛的“碎片化”趋势正在加剧。 默茨虽然曾被视为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但最终因未能获得足够支持而落选,这不仅影响了德国政局的稳定性,也对欧盟未来的政策走向产生潜在冲击。 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最多选票|默克尔|联盟党|议院_新浪新闻 默茨的落选凸显了德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 一方面,德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短缺、供应链问题以及经济衰退风险;另一方面,德国社会内部对欧盟依赖程度的分歧也日益明显。 默茨本人虽然强调欧洲独立性和对美关系的重要性,但其政策立场并未完全得到各方认可。
二、欧盟对华政策的摇摆:从合作到对抗的矛盾 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摇摆性。
一方面,欧盟依赖中国市场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这种依赖性使得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难以完全倒向美国;另一方面,欧盟内部部分成员国出于安全和价值观考量,试图通过贸易壁垒和技术限制减少对华依赖。 刘娟平 张利华:欧盟三大机构对中国 … thepaper.cn 默茨意外落选后,欧盟对华政策可能会进一步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德国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之一,其对华政策的走向将直接影响欧盟整体对华战略。 默茨虽然曾表态支持自由贸易和中德合作,但其强硬的外交立场和对欧洲独立防务的强调可能使德国在对华政策上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如果德国新总理无法有效弥合国内对美依赖与对华合作之间的矛盾,欧盟内部可能进一步分裂,导致对华政策摇摆加剧。
三、贸易战新变量:中美欧三方博弈的升级 当前,中美欧三方在全球贸易领域的博弈愈演愈烈。 美国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试图遏制中国崛起,而欧盟则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默茨意外落选可能为这一博弈增添新的变数。
首先,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其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欧盟对华贸易策略。 如果德国采取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欧盟可能被迫调整其对华立场,从而加剧与中国的经贸摩擦。 同时,美国也可能利用德国政局不稳的机会,进一步施压欧盟配合其对华政策。 例如,美国可能通过施压荷兰等国,试图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 这种情况下,欧盟内部的分歧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贸易争端。
四、中欧关系的未来:合作与竞争并存 尽管默茨意外落选可能给中欧关系带来不确定性,但中欧之间在经贸、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依然巨大。 中方已多次表态愿与欧洲深化合作,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然而,欧盟内部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以及美国的压力可能使中欧关系面临更多挑战。 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方面,中国需要继续推动与欧洲的合作,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数字技术等领域;另一方面,欧洲也需要在中美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性,避免被美国单边政策所左右。
结语 默茨意外落选不仅标志着德国政坛的重大转折点,也预示着欧盟对华政策和全球贸易格局的新变局。在中美欧三方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欧关系的未来将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期待中欧双方能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处理分歧,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在竞争中保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