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位军人在部队接受领导检查工作时,领导突然发现这位士兵的额头上有一块长长的刀疤,领导连忙询问他刀疤是怎么来的,在这情急之下,这位军人向领导透露了一个隐藏了6年之久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2月11日,那是春节假期刚刚结束的日子,春运仍处在高峰,成千上万的人潮在各大车站穿梭,每个人都急于返回工作岗位,卢加胜身着军装,踏上从成都开往武昌的K148次列车,准备按时归队,彼时的他,已是有六年军龄的老兵,心中装着对训练的期待,却未曾料想,这一次返程之旅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列车启动后不久,一批约七十多人的可疑人员混入车厢,他们大多手持短程车票,行为举止异常,气氛逐渐变得紧张,很快,有乘客传出财物被抢的消息,紧接着便是歹徒的嚣张叫嚣,他们分散在第四和第五车厢,手持刀具,强行向乘客索取所谓的“座位费”,甚至对反抗者进行殴打,老人、小孩、妇女都成了他们的目标,整个车厢陷入了惊恐与混乱之中。 列车乘警寡不敌众,只得悄然四处寻找可以援助的人,幸运的是,这趟列车上并不只有普通旅客,还有二十多名同样在返程途中的军人,卢加胜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得知情况的第一时间,便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他联络了其他军人,迅速组成临时应对小组,并在情况尚未失控前,制定了应急对策。 面对人数和武器上的劣势,卢加胜冷静而果断,他建议先控制歹徒的“核心”,即抓捕首领,以打乱对方组织结构,这一策略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同,他们与列车工作人员合作,由乘警假意邀请歹徒首领前往餐车“商谈”,实则设下埋伏,当歹徒头目带着几名随从抵达餐车时,早已埋伏的军人一拥而上,迅速将其制服,卢加胜第一个冲上前,徒手将对方压制在地,头目尚未来得及反应,便已被反绑在座椅上。 首领被俘,大乱初现,但歹徒并未轻易放弃,车厢内的其他同伙开始变得更加疯狂,他们挥舞刀具,试图以暴力胁迫乘客为其开路,甚至扬言要劫持整节车厢,卢加胜和战友们意识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于是,他们将军人分为前后两组,一队在车厢中抵挡歹徒冲击,另一队则在即将抵达的武昌站提前下车布防,准备实施夹击。 列车缓缓驶入站台的那一刻,歹徒们果然如预料般企图跳车逃跑,一场赤手空拳的搏斗就此展开,卢加胜冲在最前,一马当先拦截逃窜者,尽管没有武器,他却毫不畏惧,与持刀歹徒肉搏,在混战中小腿被砍伤,手臂和额头也都留下了深深的创口,尤其是那一道额头上的伤口,血流不止,瞬间染红了军装,但他始终没有退却,直到最后一名歹徒被制服,他才因失血过多昏倒在站台上。 整场行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七十六名歹徒被全部控制,所有乘客安然无恙,卢加胜被紧急送往医院,陷入昏迷长达十天,醒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向部队报到,甚至自掏腰包支付了将近八千元的医疗费用,只为不耽误归队时间,他没有主动报告此次行动的经历,也未向任何人提及自己所受的伤。 此后多年,每逢阴雨天气,他的旧伤便隐隐作痛,夜里常被冷汗惊醒,他悄悄在卫生所买来药膏,夜里忍受疼痛,白天照常训练,有人问起疤痕的来历,他便笑称是年少顽皮时摔倒留下的,即便媒体在事发后发布了多篇寻人启事,寻找那位在K148次列车上英勇搏斗的“绿军装英雄”,他也始终未曾露面。 政委得知这一切后,久久沉默,他终于明白,这名看似普通的士兵,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是一种真正源自内心深处的军人本色,六年的沉默,不是为了回避功绩,而是出于一种对职责的坚守,卢加胜始终认为,保护人民群众,是身为军人的本分,不应因为一次英勇行为就自视不同。 即便因为没有报功,他错过了两次提干的机会,他也未有丝毫怨言,他选择继续在队伍中默默奉献,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份执着,这份不张扬的忠诚,才是真正令人敬佩的军人精神。 信息来源:共产党网 第二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卢加胜事迹 2013.08.19
为什么胡塞武装这么猛?其他的就不说了,光是在阅兵时,那一个个残疾人士兵方阵,就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