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年,王安石被撸了宰相,贬为江宁知府。在江宁干了几年后,感觉心灰意冷,不禁萌生退意。于是给朝廷打了个报告:“我身体不好,申请回家休养。” 北宋元丰二年的深秋,金陵城的梧桐叶正扑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王安石裹紧了身上的粗布袍,独自在府衙后的小园子里踱步。秋风卷起落叶,沙沙地擦过他的鞋边,就像变法那些年,满朝的反对声,怎么也停不下来。 曾经,他也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怀揣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要给这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变革。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一项项新政如同惊雷,在朝堂上炸响。可如今,那些曾被他视作臂膀的臣子,一个个离他而去;曾经支持他的皇帝,也渐渐动摇了决心。 “大人,朝廷的回信到了。”管家小心翼翼地递上一封信。王安石接过信的手微微颤抖,展开信纸的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汴京的朝堂,耳边响起此起彼伏的弹劾声。信上寥寥数语,同意了他的请求。他盯着那几个字看了许久,突然笑出声来,笑声里带着几分苍凉,几分释然。 离开江宁那天,送行的百姓稀稀拉拉。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夹道欢送,只有几个白发老翁颤巍巍地捧着米酒:“王大人,您的青苗法,让我们这些穷人熬过了灾年啊……”王安石眼眶一热,接过米酒一饮而尽。原来,在这满朝反对声中,还有人记得他变法的初衷。 回到老家后,王安石把自己埋进书斋,偶尔也会写写诗,种种菜。可每当夜深人静,汴京的繁华、变法的艰难,就会像潮水般涌来。他望着窗外的明月,轻声念叨着:“变法没错,只是……”只是这世道,容不下他的一腔热血。 王安石的隐退,看似是个人的失意,实则是整个时代的无奈。他想冲破旧制度的枷锁,却被既得利益者死死拽住;他想为百姓谋福祉,却在权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而那个曾经心怀天下的宰相,也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独自品尝着理想破灭的苦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076年,王安石被撸了宰相,贬为江宁知府。在江宁干了几年后,感觉心灰意冷,不禁
琴音入梦来
2025-05-08 01:22: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