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丈夫说:“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得多!”那么她在美国真的一帆风顺吗? 1988年,京剧名角齐淑芳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这位曾因扮演《智取威虎山》"小常宝"而红遍全国的艺术家,带着上海京剧院30名演员赴美演出后选择滞留不归,引发轩然大波。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在中国戏曲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初到纽约的日子远比想象中艰难,语言不通的齐淑芳和团队挤在皇后区的地下室,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为了维持生计,她带着演员们辗转于中餐馆打工,洗碗、端盘子的活计与国内舞台上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 有次在法拉盛的中餐馆,她端着热汤被客人认出,对方惊讶地问:"这不是演小常宝的名角吗?"她只能苦笑着躲进后厨。 1989年,齐淑芳在布鲁克林社区演出《三岔口》时,遇到华裔商人黄博文。这位祖籍福建的商人被她的坚持打动,不仅资助剧团首场正式演出,还帮忙联系到林肯中心户外艺术节的演出机会。 1992年8月的那场雨中演出成为转折点——3000多名观众冒雨观看,谢幕时掌声持续二十分钟,当地报纸用"东方奇迹"来形容这次表演。 剧团发展并非坦途,1995年筹备《杨门女将》时,因文化差异遭遇审查风波。美国主办方无法理解"忠孝节义"的内涵,要求删改剧情。 齐淑芳带着团队连续三天与对方沟通,最终用武术表演结合英文解说折衷解决。这次事件让她意识到文化传播需要创新,后来在《白蛇传》中加入芭蕾托举动作,在德国汉堡演出时引发轰动。 个人生活同样波折重重,1990年收到丈夫龚国泰寄来的离婚协议时,齐淑芳正在德州巡演。 她在汽车旅馆的台灯下签字,想起当年排演《智取威虎山》时丈夫为她设计唱腔的往事,泪水打湿了信纸。这段维持八年的婚姻,终究敌不过太平洋的阻隔。 争议始终如影随形,1998年国内某戏曲杂志刊发《艺德沦丧的叛逃者》专题,将齐淑芳定义为"文化叛徒"。远在纽约的她看到文章后,把自己关在排练厅整日练功。 直到2001年获得美国传统艺术成就奖,布什总统的亲笔贺信才让她稍感宽慰。 剧团经营充满艰辛,2003年非典期间,原定36场巡演取消29场,差点让剧团破产。齐淑芳抵押了在长岛的房产,带着演员们改做京剧教学维持运转。最困难时,她和丈夫丁梅魁每天只吃两顿三明治,却坚持给年轻演员发全额工资。 在堪萨斯城小学演出《闹天宫》时,孩子们对孙悟空的金箍棒更感兴趣。齐淑芳索性开设工作坊,教孩子们画脸谱、耍花枪,这种互动式传播让京剧逐渐打开市场。到2010年,剧团年演出量突破120场,观众七成是非华裔。 2011年回国巡演时,齐淑芳特意绕道上海看望前夫。两人在外滩茶馆对坐无言,最后龚国泰说了句"你头发白了不少",让她瞬间泪目。这次会面被狗仔偷拍登报,又引发"作秀"质疑。
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
玉尘飞啊
2025-05-08 01:44: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