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巴基斯坦空军击落了印度空军6架战机。台湾军事学者谭传毅对此进行剖析,他认为0比6的空战成绩极具冲击力,中国研制的武器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巴基斯坦出动的J-10CE与JF-17战机,搭配霹雳-15导弹,再加上红旗-9防空系统,构成了强劲的作战组合。这场空战可看作是中国武器与印度从美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国采购装备的直接对抗,这样的结局显然出乎这些武器出口大国的预料。
谭传毅研究发现,从技术维度而言,印度空军在作战体系方面存在显著缺陷。其探测、锁定和攻击能力远不如巴基斯坦,电子战能力也十分薄弱,致使6架战机还没飞离领空、发射导弹,就被巴基斯坦击落。
谭传毅着重提及,坊间传闻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是解放军自用版霹雳-15,而非外贸型号。解放军自用版霹雳-15E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射程超过200公里;双模导引弹头融合红外成像与主动雷达技术,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再搭配氮化镓主动相位阵列雷达和双向数据链,使其成为空战中的王牌武器。若将射程达500公里的霹雳-17纳入考虑,其“一发射就能击落”的威慑力,堪称所有空军战机的最大威胁。
谭传毅指出,在现代空战中,体系化作战极为关键,而电子战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巴基斯坦空军依靠ZDK-03预警机(雷达探测距离450公里)与歼-10CE、霹雳-15E构建起作战体系。预警机率先实施电磁压制,干扰印度雷达,同时引导霹雳-15E对失去目标指引的印度战机发起攻击,形成了“探测-干扰-打击”的完整杀伤链条。
谭传毅推测,中国或许为巴基斯坦开放了卫星数据支持,助力巴基斯坦在空战中占据上风。这既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也为中国武器出口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巴基斯坦获胜,歼-10C及相关武器系统的国际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反观印度空军,其装备的“万国牌”特性成为致命缺陷。来自不同国家的武器系统缺乏统一的电子战标准和操作流程,导致印度飞行员训练受限、战术缺乏灵活性。而巴基斯坦飞行员借助中国提供的模拟器,熟练掌握了超视距作战技能。在装备对抗方面,巴基斯坦空军以J-10CE对阵印度的阵风战机,以JF-17应对苏-30MKI和米格-29,凭借装备性能和战术优势,获得了先发制人的局面。
谭传毅最后发出警示,台湾军队在装备建设上也存在类似“万国牌”的思维,盲目引进装备,缺乏体系化的规划。这种“拿来主义”的建军思路,与印度军队的弊端如出一辙,难以打造出真正有效的作战能力,所谓“存在即胜利”的想法,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须摩那华yzt
对方起飞即被歼,中国歼10C名字寓意好,要么不战,战时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