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大渡河安顺场,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叫嚣要

看了又看他 2025-05-08 08:54:33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大渡河安顺场,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叫嚣要让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5月24日夜,红1军团1师1团在团长杨得志率领下急行军120里抢占安顺场,但发现渡口船只已被国民党军烧毁。杨得志立即组织侦察连沿河搜寻,终于在芦苇丛中找到一条被沉没的旧木船,战士们连夜潜水打捞修复。 5月25日凌晨,杨得志在河滩召开战前会议。大渡河宽300米,水流湍急,对岸驻守着川军一个营,碉堡密布。他亲自挑选17名党员组成突击队,由2连长熊尚林带队,每人配备大刀、驳壳枪和8颗手榴弹。临行前,杨得志将全团仅有的两挺重机枪和3门迫击炮集中到渡口,命令神炮手赵章成必须精确压制敌军火力。 7时整,在80多名船工协助下,突击队乘着唯一的小船向对岸冲去。川军机枪子弹如雨点般射来,打得木船木屑飞溅。杨得志站在最前沿指挥,当发现船工惊慌时,他大吼:"同志们,划船也是战斗!"亲自跳进齐腰深的河水推船。突击队员用铁锹划水,在枪林弹雨中强行登陆,刚上岸就遭遇川军反扑。熊尚林带领战士们挥舞大刀展开白刃战,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机枪工事。 眼见突击队伤亡过半,杨得志立即命令第二梯队增援。此时赵章成用仅剩的三发炮弹,以"空爆"战术准确摧毁敌军指挥部。经过两小时激战,红军终于控制渡口。此役后,杨得志发现突击队仅剩8人生还,他在战报中写道:"十七勇士的名字应该刻在革命丰碑上。"此战为红军打开北上通道,毛泽东称赞"红军不是石达开"。 1980年,已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重访安顺场,特意找到当年老船工之子,将珍藏的渡河作战地图赠予当地纪念馆。这场载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的经典战例,至今仍是各国军校研究的渡河作战典范。2016年中央军委公布的《强军精武标兵》中,仍将"大渡河十七勇士"列为全军楷模。

0 阅读:20
看了又看他

看了又看他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