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找到李克农:“克农啊,你准备去朝鲜谈判,论吵架能力,美国人吵不过你!”李克农:“我不想去!”
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进行了五次战役,志愿军在武器落后、物资奇缺的情况下,美军依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所以美国人想在谈判桌上找回面子。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我国政府自然欣然接受。
可是派谁去朝鲜与美国人谈呢?美国人为了这次谈判,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组建了一个豪华的谈判团队,我国政府的压力很大。
可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却很淡定,因为他们心中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两位伟人觉得由此人出马,美国人会头疼的。
毛主席决定让邓华和解方,配合朝鲜政府的谈判代表团与美国人正面接触。然后派李克农和乔冠华前往朝鲜,秘密指挥中朝两国代表团与美国人谈判。
毛主席找到李克农说这件事后,李克农说:“主席,我不想去,我的哮喘病犯了,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能不能派派别人去?”
毛主席皱着眉头说道:“派别人去我不放心,我了解你的谈判能力,由你坐镇朝鲜开城,我相信美国人一定会头疼的。”
李克农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严肃地说:“主席,我准备一下,马上动身!”
谈判刚开始时,美国人在谈判桌上态度傲慢,丝毫没有诚意,他们提出很多无礼要求,在李克农的指挥下,那些无礼要求都被化解,美国人气的直拍桌子。
美国人占不到便宜,又在战场上与志愿军打仗,打了几个月,还是无法找回失去的面子,美国人又厚着脸皮回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在战场上不好惹,所以他们又回到谈判桌上。这次美国人改变了谈判策略,他们先等中国人开口说话,然后再找漏洞反击。
可是美国人又失望了,美方不开口说话,中国人也不说话,双方就这样坐着,如果谁沉不住气,那就失败了。
中国代表有些着急,柴成文偷偷溜出会场向李克农汇报了谈判情况,李克农淡定地指示:“美国人不开口说话,你们就坐下去。”
双方代表干坐了130多分钟,都没有率先开口说话,只能改期再谈。
1953年7月,美国人和中国人最后一次坐在谈判桌上,美国人再也没有之前的傲气,也不提什么要求了,而是在停战书上签了字!
李克农和乔冠华暗中指挥中国代表团与美国人斗智斗勇,最后迫使美国人停止战争,因此他们也是促成和平的功臣。
李克农将军在谈判中运筹帷幄,多谋善断,虽然他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但是他为情报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