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陈赓向蒋介石递交了辞职信,蒋介石疑惑地问:你是不是看了我什么东西?
1925年,第二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陈赓因为在黄埔军校毕业且在之前的第一次东征中立下战功,被蒋介石任命为随身护卫。
但是这次,东征军遇到大麻烦。师长谭署卿的兵士轻敌被叛军林虎重重包围,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眼看局势不好,担心蒋介石被炸死,陈赓搀着蒋介石就赶紧往山下跑。
忽然,蒋介石腿软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痛苦自责,认为自己作为黄埔校长和东征军总指挥走到这步天地无颜见人。情绪低落的他还拔出一把“军人魂”短剑,就要往胸口刺去。
陈赓一把夺过那把短剑,劝导他以大局为重,稳定军心以图东山再起。
看着蒋介石情绪激动,浑身瘫软,陈赓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山下冲。
周围不时有炮弹碎片飞过来,陈赓顾不上自己原来脚上的伤,也顾不上一路泥泞草丛,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地,把蒋介石安全放进一条船里,吩咐手下抵挡追兵,然后自己把船划向对岸。
蒋介石感激陈赓救了他的命,就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于是任命他为侍从参谋。
这个官职不大,权力却不小,可以随时出入蒋介石的府邸办公室,所有上报蒋介石的材料都需经手。
陈赓答应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共合作期间,能近距离接触国民党核心人物,也不失为一个获取情报的好机会。
有一天晚上,陈赓照例来到蒋介石办公室,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份名册,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阅”字,笔迹像扭动的蚯蚓,的确是蒋介石的。
陈赓好奇地翻开来看,这是一本黄埔军校学生和各级负责人的名册,但是奇怪的是在每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上,都画着一个个红色的圈圈。
陈赓像看到生死簿一般地吃惊,脊背上一阵阵凉意。这些红圈圈代表什么意思?难道是校长要“重点照顾”这些人?情况不妙啊!
陈赓额头上冒出冷汗,身体微微发抖,心里却仿佛被什么揪住了一般痛苦。
于是,他马上跑到周恩来房间商讨对策,陈赓建议摊牌,但是周恩来按住他,让他去试探一下蒋介石,就说他想辞职回家,看蒋什么态度。
第二天,陈赓向蒋介石递上辞职信,蒋介石把他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瞪着他的眼睛问:“你不可能无缘无故辞职,是看了我什么东西了?”
陈赓的冷汗都冒出来了,这个老狐狸难道设下了圈套?他吞了一下口水,强装镇定:“我母亲病重,我要回家去,再说,我不适合当侍卫,还是带兵比较好。”
蒋介石费了一番口舌要陈赓退出共产党,但是陈赓不为所动,最后他大笔一挥,让他回黄埔军校任教。
陈赓对眼前这个城府深沉,野心勃勃的蒋介石终于看透了,头也不回地离开。
两个月后,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工人大肆迫害。他们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枪杀,还有的被活活扔进火车头锅炉里。
3天之内,有50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有5000人失踪。
蒋介石还悬赏8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周恩来与陈赓被迫乔装打扮离开上海,辗转去了武汉。
陈赓对蒋介石的救命恩情,也没有打动他对共产党员的怜悯之心。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陈赓和蒋介石站到了对立的阵营,在往后的革命风云岁月中,两人又有交集,但已是仇敌见面分外眼红。
怀着对党的一腔忠诚,与对手的刻骨仇恨,陈赓清醒地划清了与蒋介石的界限,黄埔师生情化为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