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在了大陆,而后她写信向国家申请要回自家的房子,得到的答复让她感动不已。 1938年1月11日,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场军事会议正在举行。蒋介石铁青着脸,手指敲着桌面:“韩复榘,你放弃黄河天险,连失济南、泰安,致使日寇长驱直入,这责任该由谁来负?” 韩复榘霍地站起身,声音里带着火药味:“山东失守是我的错,那南京失守又该算在谁头上?”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峙一把拉住,塞进了门外的汽车。当天夜里,韩复榘被押往武汉,24天后在武昌被枪决。 韩复榘出身河北霸县农家,19岁投奔冯玉祥,从普通士兵一路升至师长。中原大战时,他率部击溃晋军,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被任命为山东省主席。 但此人野心勃勃,表面服从中央,私下却截留税款、扩充军队,甚至在西安事变时通电支持张学良,彻底激怒了蒋介石。 1937年日军进攻山东,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将黄河防线拱手相让。蒋介石早就对他不满,借这次临阵脱逃的罪名,将其处决以儆效尤。 韩复榘死后,他的原配妻子高艺珍带着五个孩子陷入绝境。高艺珍出身河北书香门第,14岁嫁给韩复榘,虽不识字,却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韩复榘发迹后嫌弃她年老色衰,但始终没有休妻。 丈夫被处决后,高艺珍带着孩子们从济南逃到漯河。她变卖首饰,租了间破屋子,靠给人缝补衣服、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大儿子韩嗣燮因受刺激精神失常,整天胡言乱语,高艺珍既要照顾他,又要抚养其他孩子,常常累得直不起腰。 邻居们背后议论纷纷:“这就是那个军阀的老婆,活该遭报应!”有人故意把脏水泼到她家门口,高艺珍默默擦干,从不吭声。 有次她去赊米,米店老板阴阳怪气地说:“韩主席风光的时候,可瞧不上我们这些小生意人。”高艺珍攥紧衣角,含着泪求道:“孩子饿了三天了,您行行好……” 在最困难的时候,高艺珍甚至带着孩子们去捡菜叶、挖野菜。有个好心人劝她:“你去投奔蒋委员长吧,他不会不管的。”高艺珍摇摇头:“我丈夫是他杀的,我怎能再求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艺珍带着孩子们定居北京。她拒绝了国民党的拉拢,选择留在大陆。此时的她已年近六旬,身体多病,但仍坚持给人做佣工,供孩子们读书。 韩家在北平的房产曾被日本人霸占,后被国民党充公。高艺珍听说新政府重视民生,决定试试看能否要回房产。她颤抖着写下申请信:“我丈夫虽有罪,但孩子是无辜的……” 信寄出去半个月,北京市政府派人上门调查。高艺珍紧张得手心冒汗,反复解释:“我不识字,都是孩子们帮我写的。”工作人员温和地说:“我们核实过,您的房产确实属于合法财产,政府会尽快处理。” 一个月后,房产正式归还。当高艺珍拿到房产证时,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带着孩子们跪在地上,朝着天安门的方向磕头:“共产党真是青天啊!” 韩复榘的一生充满争议,他曾是叱咤风云的军阀,却因贪生怕死沦为千古罪人。而高艺珍,这位平凡的女性,在丈夫死后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用坚韧和善良书写了一段传奇。她的故事,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更是人性光辉的见证。 参考来源:韩复渠“管家夫人”高艺珍善始终——日本新华侨报网
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5-08 17:28: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