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关税协定之际,中国对印度出手了,不到24小时,莫迪收到败报 2025年5月6日深夜,新德里。莫迪刚刚送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内阁会议室里一片轻松气氛。 一份几乎敲定的贸易协定被认为是印度向全球展示“经济崛起”的敲门砖。 谁也没想到,还没等红酒开瓶,中国反手一锤,砸下的却是重税。 5月7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印度的氯氰菊酯征收高达166.2%的反倾销税。 从谈判桌到税单,前后不到24小时,莫迪就收到了“败报”。 这下好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说不买了——直接断了印度出口的水龙头,连水表都不让装。 你问为什么?一方面,印度早就不是省油的灯。 从2019年到2023年,印度向中国出口的氯氰菊酯暴涨75%,价格却一降再降,从9万元一吨砍到5万出头。这不是赔本赚吆喝,而是典型的倾销。 中国国内的化工企业被迫低价竞争,产能利用率跌破60%,龙头企业损失惨重。2024年5月,国内企业终于忍无可忍,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查了大半年,初裁、终裁一步步走流程,印度那边还各种不配合。现在结果出来了,想装无辜?太晚了。 另一方面,印度的小算盘也暴露得太明显。 克什米尔刚打完,巴基斯坦说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连“阵风”都栽了。这边火还没灭,那边印度立马宣布对中国钢铁征收临时关税,还赶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当天。 什么意思?很简单,给美国献礼。 印度这回可不是偷偷摸摸,而是摆明了:我们站队美国,哪怕要拿中国当筹码。 难怪中国出手这么快。 中国这一锤不仅砸中印度的腰眼,还敲响了一个警钟:别以为在中美博弈中捞好处就能骑墙成功,选边站错了,就得付代价。 尤其是在中巴关系这个敏感点上。巴基斯坦可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咽喉通道。 印度不仅在边境频频挑事,还暗中支持俾路支分裂势力,试图从内部搞破坏。这种招数,早就被中国看得一清二楚。 你把我当对手,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规则。 这次税率的“梯度设计”也很有意思。主力倾销的UPL公司被罚得最狠,166.2%。而一些中小厂商只有48.4%。 什么叫精准制导?这就是。 而更大的信号,是中国不再选择沉默。 以前面对印度滥用反倾销调查,中国还尽量“以理服人”,如今该动手就动手。不仅为了本国企业,也是为了对其他观望中的国家说清楚:别打我们头上动算盘。 你怎么看中国这波出手?是时候表态了——你支持中方这一手反击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硬,啃不动!印
【7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