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黑救护”!长途转运病人半路加价,不然就不走?】“本来说好从宝鸡送病人到

沂蒙山上匹狼 2025-05-08 19:53:33

【又见“黑救护”!长途转运病人半路加价,不然就不走?】

“本来说好从宝鸡送病人到西安是3000元,结果半路多加了400元,等再从西安转院回宝鸡的时候,说好1300元,后来又多加了100元!我不明白,这种收费乱象,怎么就没人管管?”

日前,说起最近一月内两次转运重病家人而遭遇“救护车”中途加价一事,宝鸡的周先生很是费解,他不明白“为什么市内120就很方便,要找个正规救护车从本市转送病人去外市就这么难”。

01

通过医生联系救护车

谈好的价格半路又要加钱

今年4月中旬,周先生要送病重的母亲到西安某医院看病,便通过西安的一位医生联系了一辆救护车到宝鸡接人。当时,双方说好全程是3000元,可车到中途对方又多要了400元。由于当时一心想着能尽快送母亲去西安急诊,他和家人也就没有在意。

等到月底母亲病情稳定,准备从西安转回宝鸡治疗时,周先生一家又遭遇了救护车临时加价的情况。出发前一天,周先生先找到院方,希望能用医院的救护车送人回宝鸡,可院方说没有办法安排。后经辗转打听,他联系到了能出西安送病人的救护车,并谈好了1300元的价格,到了次日中午,晚于约定时间50分钟左右,来的竟是一辆浙江牌照的车,“(该车)外观与正规救护车极其相似,但车上三个医护人员却操着东北口音,连制服也没有穿,来的时候带的东西也不齐全,感觉很‘山寨’的样子……”周先生说。

周先生介绍,对方的态度一直不错,只是要发车时,对方又以多等了时间和需要加医疗设备为由要求加钱,不然不走。无奈,自己又加了100元,对方才发车。

把母亲送到宝鸡后,周先生很是不平,他先后拨打了西安12345、12320热线进行反映,但客服回复称,由于周先生举报的是外地救护车辆,不归西安管,因此查不了也管不了。随后,他又拨打浙江的12345、122、120等热线电话投诉,也都没有结果,当地交警还建议,此事还应找陕西有关部门来查。

02

真假救护车

根据周先生提供的涉事“救护车”车牌号,记者查询发现,该车为浙江台州的车辆。5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周先生所说的这家大型三甲医院,院内未发现挂外省牌照的救护车。不过,当记者以“要将外院病人转送陕北”求助院内工作人员时,很快就联系上了一位愿意帮忙的中间人。对方表示,只要谈好价钱,车随时都能来接人,而且“车内可以配呼吸机,医护人员都是专业的”。

外省车牌的救护车此前就曾引发过社会关注。如数年前出现在西安兵马俑景区的一辆长沙牌照救护车,就曾遭网友曝光,后来经查,发现其并非长沙卫生系统内的急救车辆,而是来自一个已经注销的当地急救分站的非法运营车辆。为了能顺利上牌,该急救车甚至还涉嫌伪造行业公章和部门意见。

实际上,中途加价并非挂外地牌照救护车专有情况。很多非法运营车辆在改装后,不仅外观与真救护车毫无二致,里面还配有氧气筒,小型心电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仪器,甚至担架车、呼吸机也跟真救护车上一样。

从媒体报道来看,近年来保定、武汉、西安以及哈尔滨等地,均出现过救护车乱收费问题。

2023年2月,河北保定的秦先生也在为母亲联系转院时遇到了“黑救护”加价的情况,当时,他通过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一名急诊医生提供的手机号,联系上一辆救护车,将母亲转运至北京,司机和随车医护却在半路临时加价,要在原定的3200元基础上加900元,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司机还一度放慢车速,秦先生无奈,最后同意加价500元。

随车医护郑某临时加价后,秦先生与其争执。图源:南方都市报

事后,秦先生向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以及保定市卫健委等部门进行了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调查,河北保定市公安局莲池区分局对涉事车辆司机李某及随车医护郑某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03

西安急救中心:主要承担院前急救

遇到黑救护车建议向公安机关报警

“对非正规营运车辆发生的乱收费问题,可以选择报警处理”,西安急救中心督查科科长杜阿风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目前急救中心的救护车主要承担院前急救任务,其中除了中心车辆,还有各网络医院的,这些车辆在运送时间、人员着装以及收费等方面均非常正规,患者有投诉需求,可向当地卫生部门反映;而院际转送、省市转运,不属于院前急救范畴,不属于急救中心业务,故无管理之责,也没有执法权。杜阿风建议,若患者遇到“黑救护车”,可以其“非法营运”向公安机关报警。

西安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月该中心都会接到患者打来的、希望长途转送病人的电话。但由于没有这方面业务,中心只能让患者找医院解决。杜阿风称,针对需求,为了服务群众,目前中心车辆也仅能帮助市内城六区之间的院际患者转送,而这“还得是在有车的情况下”。

据了解,除了急救中心的救护车,一些私营医院与民营的医疗机构也拥有在当地卫生行政机关备案过的救护车,患者通过“家庭呼叫医生”,也可以承担长短途的外送转运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市场影响并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要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省、市间长途转运巨大需求,彻底铲除黑救护车乱象,推出非急救转运的一整套管理办法,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收费需要物价局介入;要解决特种车辆的管理问题,需要交管部门协调;关于界定救护人员资质,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参与;最终措施出台,还需要经过人大听证、市长办公会拍板的流程,并非易事。

04

“救命车”不容乱来

救护车是社会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配套设施,国家明确规定私人不可以承包救护车从事营运服务,但事实上,很多地区都曾有过黑救护车乱收费的报道。这些黑救护车,一是“黑”在不正规、不合法、救助人员不专业,二是“黑”在坐地起价、半路加价,甚至以要挟、强迫的手段收取费用,昧着良心挣黑钱,早就应该受到整治了。

具体说来,救护车在运输患者途中临时加价,既违约也违法。一方面,患者家属和救护车司机谈好价格后,实际上双方已经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救护车司机中途临时加价违反了合同约定,在民事上构成违约;另一方面,私人救护车本身已不合法,又在行驶途中突然加价使家属迫不得已接受妥协,涉嫌强迫交易,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被法律所容忍。

连年出现的相关报道,与其说是为某个人讨公道,倒不如说是无数消费者为加强自身权益,打击违法侵权行为坚定发声。表象之下的利益链、灰色产业值得深挖,行业和相关部门不妨执起“重锤”,我们需要官方一个严查、严打、严罚的坚定态度。

(来源:央视网)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沂蒙山上匹狼

沂蒙山上匹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