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刘志丹军长不幸中弹,9年后凶手终于落网,然而,凶手并没有受到惩罚,还被放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刘志丹,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如果没有他,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目的地估计得改变。
因为他开辟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让红军有得以喘息、休养生息的地方,有了大后方。
刘志丹同志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长。
1936年4月,33岁的刘志丹率红28军东征,在挺进晋西北的三交镇战役中,与阎锡山手下的史泽波部队交手,被对方机枪子弹穿过左胸中弹身亡。
而史泽波,则因为消灭了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人物而受阎锡山嘉奖。
史泽波是河北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院,之后加了阎锡山的晋绥军。保定陆军军官学院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都去了晋绥军队,像后来的傅作义、郑长捷等,就像黄埔军校的很多毕业生最初都去了国民党军队一样。
在北伐战争中,不论军阀如何混战,史泽波始终追随阎锡山,也累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阎锡山引以为傲的十三太保里,就有史泽波一个。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在抗日上表现并不积极,一心想着保存实力得渔翁之利。但是他手下却有几员抗日大将,和日、伪军死拼死磕,比如傅作义,比如史泽波。
史泽波个子不高,长得斯斯文文,却是晋绥军里少有的能打的武将,打起仗来挺有狠劲。
在忻口之战中,国军被日、伪军打得节节败退,人员伤亡已过半,军长和师长都已经牺牲,史泽波置生死于不顾,赤膊上阵,带领着临时组建的突击队夺取了一处关键制高点,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抗日战争结束后,史泽波任19军军长,代表国军在山西长治接受日本投降。此时的阎锡山正打着算盘如何抢占上党地区,抢占共产党的胜利果实。 他命史泽波火速赶往上党占领六个县城。
共产党这边陈赓得到消息,知道史泽波要赶往上党,于是迅速带着部队赶过去,埋伏在半路袭击史泽波。
史泽波也知道陈赓会在半路拉他,但是他没想到陈赓的速度有这么快。小心谨慎的史泽波通过地理形势的分析,推测陈赓的埋伏地点,为了试控陈赓的部队是否已经到达,他让军队分三批过去。
第一二批都只有十多个人,都安全度过。
看来,陈赓的队伍还没赶到。史泽波想着,毕竟他们是扔掉了装备,轻装赶路的。于是,他命令大部队前行。
不曾想到的是,陈赓预判了史泽波的预判,他知道史泽波为人谨慎,一定会先行试探。
看着前面两个小分队过去,战士们很是着急,生怕大部队就这么过去了。陈赓则坐在那里稳如泰山,让大家不要急。
果然,大部队还是来了,陈赓一声令下,打得史泽波的队伍措手不及,史泽波被活捉。
上党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缴获了国军大量的武器装备,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对于俘虏,共产党还是比较优待的,尤其是史泽波,他不但是俘虏里军衔最高的,也是有名的抗日英雄,共产党的将领们对他还是有惺惺相惜之情。
不过,大家并没有忘记,九年前,刘志丹同志就是死在史泽波部队的枪口下。只不过打仗这种事,双方都有伤亡,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不能去怪罪某一个人,他并不是一对一对决而死。
史泽波就这样在解放区过了两年,目睹了共产党的军队是怎么生活怎么操练,深入有感触。两年后,共产党释放了史泽波。
无处可去的史泽波回到了阎锡山那里。老狐狸阎锡山表面上对史泽波欢迎之至,实际上已经完全不信任他了,认定了他已经叛变。
史泽波是何等聪明之人,很快就感觉到了阎锡山的虚与委蛇,于是,他离开了山西,回到了河北老家。
当兵之前的史泽波跟着祖上学过医,会针灸。于是,他洗净铅华,呆在河北一个小镇上当起了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中期,史泽波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