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若中国拥有外蒙古,将会带来多少价值?外蒙古,在清朝称

晶林看趣事为 2025-05-09 10:29:25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若中国拥有外蒙古,将会带来多少价值?

外蒙古,在清朝称为“外喀尔喀蒙古”,在古代叫做“漠北”。这里曾经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民族统治过的版图。在清朝时期,纳入到了版图。民国时期,外蒙古脱离了控制,并走向了独立。外蒙古的失去,让中国失去了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唐努乌梁海)。有人认为,外蒙古经济落后,黄沙漫漫,没必要收复。然而,外蒙古的价值,远远不仅是土地。

首先从战略价值说起。外蒙古和中国的边界线为4600多公里,和俄罗斯的边界线为3400多公里。换而言之,如果拥有外蒙古,我们在少守1200公里的边疆线的情况下,还能够多守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纵深。有了外蒙古,那么从西伯利亚到北京之间就会有很长的过渡地带,这无疑是有利于加强防御的。同时,外蒙古一带对西伯利亚铁路有一定的威胁,这也是斯大林说要外蒙古独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就是考虑外蒙古的资源。有人说外蒙古有300万人口,如果回归需要用钱来养。这是在太荒唐了,300万人口分布着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绝对是地广人稀。外蒙古如此广阔的地域,其矿产资源也是十分丰富。这里有铜矿储量20多亿吨(亚洲第一),黄金储量达3400吨,煤矿储量达3000亿吨,石油储量达80亿桶,铁矿储量为20亿吨,萤石矿床储量2800万吨,磷矿储量2亿吨,钼矿储量24万吨,锌矿储量6万吨,银矿储量7000吨等。这是什么概念呢?外蒙古的矿产资源重量在全世界排名第7,而它的面积却只能排在19位。

而且外蒙古的稀土矿资源十分丰富,这涉及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布局。

再来看看农业方面。外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适合农耕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十分适合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而且外蒙古的森林覆盖率还能够达到8%,木材总蓄积量约为13亿立方米。也就说,外蒙古的森林面积有福建省那么大。外蒙古的草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如此多的草原,在中国西北是罕见的。也因为此,外蒙古的畜牧业比较发达,牲畜总头数在8000万头左右,有“畜牧王国”的美誉。而人们想象中的沙漠戈壁,只占据外蒙古四分之一的土地。而新疆有26%的土地是沙漠,内蒙古有19%的面积是沙漠,可见外蒙古的沙漠比例和新疆、内蒙古相近。

另外,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治理西北的沙尘暴问题。中国最近几十年通过建设三北防护林,使得北方的森林覆盖率大为提升,沙漠化问题、沙尘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外蒙古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动不动就发生沙尘暴。在春秋季节,沙尘暴总是从外蒙古起飞,飞越阿拉善高原,然后南下中国北方。尤其是今年春季,沙尘暴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如果外蒙古回归,那中国必然会加大对外蒙古的沙漠化治理,有利于外蒙古生态恢复,也有利于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恢复。

如果外蒙古不回归中国,那么中国治沙效果不是大打折扣的问题,那是白费劲的问题。

网上流传的“外蒙古没有价值”的说法是非常荒唐的。有人说外蒙古人生活水平低,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补助,想想就可笑。外蒙古光是牛羊就有8000万头,人口只有300万,意味着平均每个人就有26头牛羊,说别人生活水平低,先看看自己拿了几千的工资。当然,每个地区都有富裕和贫困,但是外蒙古的人口只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人口,就算是资金支持,也花不了多少。因此,外蒙古如能回归中国,那对中国就会是一件绝妙好事了。

外蒙古回归,中华民族在北边的战略就实现了第一步。

第二步是全面收复外东北库页岛,甚至勒拿河以东的远东地区。

第三步是让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独立,成为缓冲国。

0 阅读:1
晶林看趣事为

晶林看趣事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