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次搞不好会比1962年更惨吗?说白了不会,因为当初打废的是尼赫鲁的威望,并且毁了印度的未来和地位,现在,印度最惨也是被西方收回扶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2年10月的高原硝烟,至今仍在南亚次大陆投下长达63年的阴影。那场被印度称为“喜马拉雅灾难”的战争,我们不仅用32天击溃了印军3个精锐旅,更将尼赫鲁精心构建的“亚洲领袖”人设碾成齑粉。 战争的直接代价是惨烈的。印军阵亡4850人,被俘3968人,达尔维准将的投降照片登上全球报纸头版。 但更深远的创伤在于政治神话的破灭——尼赫鲁政府战后支持率暴跌27%,国防部长梅农引咎辞职,精心培育的“不结盟领袖”形象沦为国际笑柄,这场失败让印度从道德高地跌落,不得不像小国般向美苏乞求军事援助,这种心理冲击远超领土损失。 为填补战力黑洞,印度军费占比从战前2.1%飙升至4%,持续三十年的高额军备支出拖垮了工业化进程。当中国在1980年代通过改革开放创造经济奇迹时,印度仍在为消化苏制米格战机的维护成本发愁。 这种战略导致1991年印度外汇储备仅剩10亿美元,被迫向IMF乞贷度日,所谓“世界工厂”蓝图沦为泡影。 国际地位的滑落则形成恶性循环。战前被亚非拉国家簇拥的印度,战后不得不接受美国第七舰队巡弋孟加拉湾的屈辱。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迫使印度停火,更让新德里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第三极”。这种地缘困境迫使印度在1971年彻底倒向苏联,所谓“不结盟”彻底沦为政治行为艺术。 但最致命的还是这一战将印度的自信打没了。战前印度教科书将中国描绘成“东亚病夫”,战后却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对手用万国牌武器打出了现代化战术。 当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击溃印军200人防线的故事传遍世界,印度陆军花费二十年建立的“英式精英部队”神话轰然崩塌。 六十年后的今天,印度看似GDP超越英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实则深陷结构性困局。25%的文盲率、失衡的产业分布、种姓制度的枷锁,让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举步维艰。 上一场战争已经让印度彻底失去国际地位,但是经过60年的发展,加上欧美的扶持,西方还是想要印度来掣肘我们。但是如果印度这次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的话,欧美可能就要放弃印度了。 这样的话,印度的大国梦可以说是彻底碎了,你们觉得呢?
1999年,200名俄军面对7000名美英联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寸步不让,美军高层
【1评论】【13点赞】
路路
阿三的低能和野心如此的对比,如果能识时务还好,可惜还不识好歹
图腾
这是很好的印度,不要改变他们
黄平
干父不要儿子,不听话,爱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