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

依然聊国际 2025-05-09 13:56:08

现在不仅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定不乐意,为啥?表面上看是怕战火失控,但骨子里是各国在南亚的利益算盘经不起 “大打” 的折腾 —— 军工出口、能源通道、情报网络,哪一项都经不起战火的 “烤验”。

先说各国最直接的 “痛点”:军工生意,美国卖给印度的 F-16 战机,在与巴基斯坦歼 - 10C 的对抗中暴露出中距弹射程不足的问题(AIM-120D 标称 160 公里,实战中被 PL-15 的 200 公里射程压制),一旦 F-16 神话破灭,中东土豪们(如沙特、阿联酋)可能重新考虑是否继续采购美制装备。

法国最惨,2.44 亿美元一架的 “阵风” 被歼 - 10C 在 90 公里外锁定击落,达索航空股价一周内跌去 3.2%,相当于蒸发了 12 架战机的订单钱,埃及、印尼等潜在买家纷纷推迟采购计划。

欧盟的能源和粮食安全是另一根 “软肋”,欧洲 40% 的小麦进口依赖乌克兰,但俄乌冲突后转向印度,2024 年欧盟从印度进口粮食同比增长 35%,一旦印巴全面开战,印度必然限制粮食出口(2023 年曾因国内减产突然禁止小麦出口,导致欧盟面包价格飙升 18%)。

能源方面,欧盟 25% 的天然气通过印度洋航线运输,印巴在阿拉伯海的封锁行动可能导致航道中断,2022 年红海危机时,绕行好望角的运输成本就增加了 23%。法国作为欧盟军事和外交核心,若南亚局势失控导致能源价格暴涨、粮食供应链断裂,马克龙政府在欧盟的话语权将被德国进一步削弱 ——2024 年德国已通过 “北溪 2 号替代计划” 抢走法国在南欧的能源主导权,再来一次危机,法国怕是连 “欧盟话事人” 的位子都坐不稳。

美国在中亚的情报网络更是经不起折腾,虽然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但仍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 “非官方基地” 维持对南亚的监控,2024 年曝光的 “棱镜计划” 显示,这些基地承担了 70% 的印巴通信监听任务。

一旦印巴大打出手,中亚国家为避免卷入冲突,可能关闭美军基地(2014 年吉尔吉斯斯坦就因抗议美军无人机袭击平民,关闭了玛纳斯空军基地),美国在南亚的情报搜集能力将倒退 10 年,连塔利班动向、ISIS 分支活动都可能成为 “盲区”。

俄罗斯则更在意 “面子和里子”,印度不仅是其亚洲最大军火市场,更是 “金砖 +” 机制的重要伙伴。2024 年俄印贸易额达 450 亿美元,其中 60% 是能源和军火,若印度因战败转向西方,俄罗斯在亚洲的影响力将被中国一家独大 ——2023 年中国对印贸易额已达 1385 亿美元,是俄罗斯的 3 倍多。

普京政府很清楚,维持印度的 “大国幻觉” 比支持其打赢战争更重要,毕竟一个 “半胜半败” 的印度,比一个 “彻底战败” 的印度更需要俄罗斯的武器和支持。

所以你看,这些大国劝和的背后,哪有什么 “正义使者”,全是利益的精密计算。

0 阅读:0
依然聊国际

依然聊国际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