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有个卖花生的小商贩,见到日本人就点头哈腰,有时候被鬼子狠踹几脚,却笑

风城春史呀 2025-05-09 14:03:02

1938年,有个卖花生的小商贩,见到日本人就点头哈腰,有时候被鬼子狠踹几脚,却笑脸相迎,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一年之后,有个日本中将突然被击毙,他却成了抗日英雄…..

1938年,涞源县,一位叫冀诚的年轻人,在日本的情报部门附近摆了一个不起眼的卖花生的小摊,他像往常一样,在街上卖着花生。

但是与其他小贩不一样的是,冀诚敢做日本人的生意。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要买花生,他每次都是爱答不理的样子,而且还缺斤短两,但是遇到日本人来买,就给的足斤足两。

而且每次日本人光顾他小摊的时候,都是连吃带拿的,还连带着抽烟,但是冀诚每次都嬉皮笑脸的迎接,还装作视而不见,俩人吃饱以后,冀诚陪笑着说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很快,冀诚的小摊就在日本人里传了开来,他们知道这里的炒花生可以随便吃,就算赊账摊主也不会问他们要钱,他甚至和日本兵慢慢的成了“朋友”。

老百姓知道以后,都躲着他,还骂他日本走狗,可冀诚却不狡辩也不生气。

一天,一个叫堂前芳夫的日本兵来找他,说到:你走好运啦!来给我们长官烧洗澡水吧,每个月能有个9元金薪。

冀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地答应了。因为他终于打进敌人内部了,此时他心里松了口气,他的潜伏任务可以继续推进了。

冀诚看似是一名“汉奸”,实际上是八路军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特工。

就这样,冀诚进入了日军的情报部门,一些日本人经常吃他的花生,知道平时他老实顺从,对冀诚就没有那么多疑心了。

冀诚打入日军的情报部门后 ,他不仅为宪兵队长山本敬夫烧洗澡水,甚至还自告奋勇地给山本搓背,在顺利拿下堂前芳夫后,又获得了山本敬夫的信任。

在澡堂子里,冀诚也渐渐开始接触到涞源县日军中的一些“大人物”,比如水翻译,就经常跟冀诚一起喝酒,有什么活儿,水翻译也会指使冀诚干。

为了跟水翻译处好关系,冀诚还把自己一件上好的羊皮袄送给水翻译御寒。

后来一些不太保密的事情特务会让他跑跑腿,为了取得日本人的信任,冀诚尽量会满足他们的要求,一来二去,他与情报部门的特务关系还算好。

慢慢地,冀诚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宪兵队及县城的岗哨而无人盘问,靠着这种便利,冀诚向八路军传递了很多有效情报。

但是涞源县的乡亲们并不知道冀诚特工的身份,每次看到冀诚时,他们都会骂冀诚这个“汉奸”、“日本走狗”的事,有时还会朝他身上吐口水。

1939年10月24日,冀诚与往常一样,从城外小北关的家过城门去情报部。走到北城门,发现城门口的岗哨全部由伪军换成了宪兵队的人,并且对进出城的人一律严查。凭经验,冀诚意识到一定有大事要发生。

到情报部后,冀诚径直去找水翻译。水翻译爱喝酒,但那天,水翻译不仅没跟冀诚去喝酒,还警觉地告诉冀诚,最近两天不要乱跑,听上头说,察南有个大官今天要来!

察南泛指张家口一带,日军在那里建立了伪蒙疆政权,阿部龟秀任伪蒙疆驻屯军司令。当时,从张家口到涞源,要半天时间,情报部门前的大街是进入涞源城的必经之路。

冀诚根据戒严的规格判断,水翻译所说的从察南来的皇军大官,可能就是坐镇在张家口的日本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兼伪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阿部规秀。

临近晌午,冀诚借口去了情报部对面的照相馆。在那里装作与伙计闲聊,其实是为了方便观察。

果然功夫不大,一队军车由北向南开来,一辆、两辆、三辆……那时冀诚正嗑着瓜子,用一个瓜子代表一挺机关枪,一个瓜子皮代表一个敌兵,冀诚清楚地记下了当天进入涞源城的敌军人数与武器数量。在第5辆车上,冀诚看到了司机楼里坐着一个穿黄呢子大衣的军官。

讲这些记清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冀诚便跑到城里的“郭记皮铺”,与地下党员联络,可不巧的是,皮铺的人已经被抓了壮丁,正当冀诚发愁时,碰到了联络员老万,冀诚赶紧将情况禀报,但此时的涞源县城已经戒严。

见老万牵着个骡子,冀诚灵机一动,找了两袋粮食,放到骡子背上,假装要出城磨面。

虽然盘查得严,但冀诚是情报部搓澡工的事情,不少日本兵都知道,也没为难,便让他们出了城,很快,这份情报便到了杨成武的手中。

当时杨成武正在晋察冀军区开会,杨成武立即向聂荣臻报告了这一情况。

得知消息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立即指示一分区的杨成武和和第三分区6个团迎敌,然后,便有了在黄土岭一带拒险设伏全歼阿部规秀1500余人,并且击毙阿部规秀的事情。

冀诚因为这一重大功绩被称为八路军王牌特工。

1944年,冀诚完成任务,并回到了根据地,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个笑起来憨憨的年轻人不是汉奸,而是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冀诚来到了当地石棉厂工作,1993年冀诚因为肺气肿去世,而他的病就是当年被日本人灌了大量辣椒水导致的。

冀诚在6年的特工生涯中,虽然遭到不解和耻笑,但他凭借着他对国家的忠诚,他才坚持了下来,就算被扣上“汉奸”的骂名,也毫无怨言,而且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国家和人民,令人敬佩。

0 阅读:51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