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2025-05-09 14:39:46

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少农回道:“没错,我就是新四军!”原以为,凌少农会被日本人出卖,没想到顺利完成交易。 1942年的深秋,淮北淮海区的新四军战士们裹着单薄的衣裳,在寒风中跺脚取暖。旅部会议室里,几位首长正在商量:“棉衣的布料还没着落,战士们再熬两个月就要冻坏了。”蔡部长的声音里带着焦虑。 这时,侦察股长凌少农被紧急召来。这位24岁的江苏小伙,入伍四年已立下不少战功,此时正穿着灰布军装,腰间别着匣子枪,站得笔直。“组织决定让你去新安镇,用粮食换布料。”覃政委盯着他的眼睛说,“老百姓手里没布,只有日本人那里有。” 凌少农心里一沉。新安镇是日军重兵把守的据点,碉堡林立,特务横行。但他没有犹豫,啪地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当天夜里,凌少农换上一身绸缎西装,梳着油光锃亮的小分头,蹬着皮鞋,俨然一副富商模样。他带着地下区委书记藏玉臣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直奔新安镇。 次日清晨,凌少农大摇大摆地走进日本丰田洋行。老板吉田上下打量着他,眼神里满是怀疑:“王老板,这么大的买卖,你吃得消?”凌少农掏出藏玉臣的介绍信,笑着说:“吉田先生,我在龙泉沟有五百石麦子,听说您这里布多,咱们各取所需如何?” 吉田眯起眼睛:“王老板,你看起来不像商人啊。”空气瞬间凝固,藏玉臣的姐夫马掌柜额头冒出冷汗。凌少农却不慌不忙:“吉田先生,这年头不和新四军打交道,哪来这么多粮食?我不过是个中间人,您赚布,我赚差价,新四军得冬衣,三全其美。” 吉田沉默片刻,突然笑了:“王老板爽快!不过交货地点得在龙泉沟。”凌少农心里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成交!” 三天后,吉田派四辆卡车拉着布料来到龙泉沟。新四军的一百多辆大车也浩浩荡荡地赶来,车上堆着麦子。就在双方交接时,二十多个土匪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为首的黑大个端着枪大喊:“把布留下!” 凌少农冷笑一声,手一挥,埋伏在附近的一个连战士立刻冲出来,三下五除二缴了土匪的枪。黑大个跪在地上求饶,凌少农背着手说:“回去告诉你们头子,抗日的队伍我们欢迎,再敢捣乱,绝不轻饶!” 这次交易不仅换到了足够的布料,还意外缴获了二十多条枪。更重要的是,新四军从此建立了一条稳固的敌后贸易渠道。 在皖中抗日根据地,物资匮乏的问题同样严峻。新四军第七师师长张鼎丞看着仓库里堆积的粮食,眉头紧锁:“粮食再多,换不来盐和药品,战士们还是没法打仗。” 于是,第七师开始主动出击,到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做交易。他们利用根据地的粮食,从芜湖等地换回食盐、豆子等必需品。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战士们甚至与日伪军中的一些人做起了生意。 1943年,皖江贸易总局在汤家沟成立。这里很快成为皖江地区的贸易中心,每天进出的船只上千条。第七师用粮食换来了布匹、药品,甚至炸药、雷管等军用物资。他们还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大江币”,在根据地内流通,彻底打破了日伪的经济封锁。 负责交易的战士们在危险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乔装成商人,与日伪周旋,有时甚至要面对特务的盘查和土匪的抢劫。但凭借着机智和勇气,他们一次次化险为夷,为部队带回了急需的物资。 1943年春天,凌少农接到了新的任命:调任山东军区侦察参谋。此时的山东战场,日军“扫荡”频繁,形势异常严峻。凌少农刚到任不久,就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护送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穿过封锁线到后方治病。 罗荣桓当时身患重病,急需到延安治疗。但沿途日军据点密布,封锁线重重。凌少农带着一个加强连,护送罗荣桓踏上了征程。他们昼伏夜行,巧妙地避开日军的巡逻队。 有一次,他们在一个村庄休息时,突然遭遇日军突袭。凌少农沉着指挥,带领战士们边打边撤,最终成功突围。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凌少农终于将罗荣桓安全护送到了后方。罗荣桓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好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凌少农两度入朝作战,担任38军参谋长。在朝鲜战场上,他指挥部队浴血奋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1963年,凌少农因腿伤提前回国养伤。 凌少农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从敌后贸易的战场走向抗日战场,又从抗日战场走向抗美援朝的前线。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英雄父辈 | 38军老前辈凌少农将军生平简介,太行英雄

0 阅读:0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