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损失6000多万美元!这两天巴基斯坦又击落了25架印度的“哈洛普”无人机,自从被连续击落六架昂贵的战斗机,印度改变了打法。 印度派出了以色列造的“哈洛普”这款“巡飞弹”,当年在纳卡冲突中,它可是帮阿塞拜疆立下了汗马功劳。印度估计寻思着,用这招对付巴基斯坦,怎么着也能捞回点本儿。 谁曾想,剧本没按印度的来。巴基斯坦那边跟开了挂似的,一晚上就给它干下来25架!按单价250万美元算,这又是六千多万美刀打了水漂,比掉架苏-30还让人肝儿颤。 钱是小事,关键是这脸丢大了,连带着以色列这个卖家也脸上无光。 这事儿怪“哈洛普”不给力吗?不全是,因为现代战争早就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巴基斯坦这些年从咱们中国引进的装备,可不是随便买几件摆着看的。 人家玩的是体系!天上有ZDK-03“喀喇昆仑鹰”预警机当“大脑”和“眼睛”,负责大范围扫描、指挥调度;空中有JF-17“枭龙”战斗机这样的“利爪”随时准备出击。 地面上还有像HQ-9、HQ-16这样的防空导弹系统织成的“天罗地网”。这些装备之间通过数据链紧密相连,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好比一支配合默契的足球队,前锋、中场、后卫各司其职,通过精准的传球和战术配合来瓦解对手的进攻。 印度的“哈洛普”再厉害,单枪匹马闯进去,面对这样一个严密的协同防御体系,也难免要吃大亏。 印度这次,恐怕还是有点轻敌,或者说,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哪个武器先进哪个就牛”的层面。以为砸钱买点“尖货”就能包打天下。 结果呢?战场不是简单的武器参数对比,更是作战体系、战术思想的较量。 有人说印度想用无人机打消耗战,可如果对方的防御体系高效且有持续补充能力,这种消耗可能先把自己耗干了。 所以说,这事给印度提了个醒:别老想着买个别“神器”就能解决问题,真正应该下功夫的是构建和磨合自己的作战体系。 不可轻敌,更要多动脑筋琢磨怎么把手里的牌打好,而不是一味迷信“洋枪洋炮”的单兵作战能力。南亚这片天空下的博弈,远未结束,谁能真正从对抗中学习和进步,谁才能笑到最后。
印度果然不是善茬!大批美军弹药运抵印度,美国心里面乐开花,巴基斯坦知道这个时候一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