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达索把阵风卖出去之后,就天天担惊受怕,害怕印度给飞机开炸了,或者是开飞机的时候突然坠机最后砸了达索的招牌。 就在昨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好消息,印度人没有给阵风开炸了;坏消息,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击落了。
当日,印度空军满怀信心,驾驶着耗费88亿美元巨资购入、被其视作“空战神话缔造者”的法国“阵风”战机,气势汹汹地扑向巴基斯坦。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和法国一记沉重的耳光。战斗结束,巴基斯坦空军凭借中国造的战斗机以零伤亡的惊人战绩,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3架正是法国引以为傲的“阵风”。当印度空军编号BS001的“阵风”战机残骸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如病毒般迅速传播时,法国达索航空这一军工巨头的“金字招牌”瞬间如瓷器般破碎,散落一地。 紧接着资本市场迅速对此做出反应。法国达索航空的股价在5月7日当天遭遇了一场“黑色风暴”,单日暴跌8.2%,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超过30亿欧元。与达索航空的“悲惨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成飞(航空工业集团)在A股市场的“高光时刻”。当日,成飞股票逆势上扬,强势涨停。正所谓看对家挣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恐怕达索CEO现在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这场惨败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沙特、印尼等原本有意采购“阵风”战机的潜在买家,纷纷重新审视采购计划;埃及更是暂停了续购谈判,转头对歼-10CE表现出浓厚兴趣;阿联酋价值160亿欧元的订单,此刻也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面临交付危机。法国总统马克龙想必心急如焚,毕竟“阵风”出口占据了法国军售的半壁江山,2024年那285架的订单,支撑着法国在中东、地中海地区的地缘影响力。如今,这场由印度实战引发的“信任雪崩”,正一点点侵蚀着法国全球战略的根基。 中东、北非国家纷纷向中国军工伸出橄榄枝,询价量激增。埃及百架歼-10CE订单谈判加速推进,沙特甚至打算用中国防空系统替换现有的“爱国者”。
曾经,“阵风”战机凭借其“全能四代半战机”的名号,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风光无限,被众多国家视为提升空军实力的不二之选。但这场空战却无情地撕开了它的“华丽外衣”,暴露出致命短板。RBE-2雷达探测距离相较于歼-10CE的氮化镓雷达短了足足50公里,这使得印军飞行员在超视距空战中,还未看清对手,就已陷入绝境,“未战先败”。 相反,巴军构建的“超视距打击-电子压制-预警协同”完整作战体系,在空战中大放异彩,堪称“中国军工的封神之战”。歼-10CE挂载的霹雳-15E导弹,射程高达145公里,远超“阵风”配备的“流星”导弹(100公里),真正实现了“先敌发现、先敌摧毁”;ZDK-03预警机与北斗导航系统构建的“空天一体网”,让巴军对战场态势的感知领先印军20分钟,战场之上,一切尽收眼底;枭龙Block3单价仅4000万美元,却能与单价2.5亿美元的“阵风”在性能上一较高下,其采用的民企氮化镓组件成本,更是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尽显。
可以说,21世纪的军事霸权竞争,早已从单纯的“武器代差”,转变为“系统生态”的较量。法国还在执着于售卖价格高昂、看似“高大上”的“会飞的黄金”,而中国已然开始输出能够构建完整作战体系的“战争操作系统”。当莫迪政府满心期待用“阵风”战机压制对手,却没想到最终用其残骸为中国武器做了免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