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觉醒来,打工人集体“破防”了!本想着五一假期能好好放松,结果刷到一个暴击新闻--郑州27岁陪诊师月入十几万,工位上搬砖的自己瞬间不香了。 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179万,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甚至有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依旧无法就业。 有难题,就有创新,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总有那么一批人打破常态思维,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走下去,黄潇潇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黄潇潇做的行业是“就诊师”,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岗位。 所谓就诊师,救是帮一些患者挂号,陪着患者检查就诊,帮一些外地的患者拿药、拿检查单等等。 据黄潇潇本人透露,她今年才只有27岁,入行已经三年之久,服务过的人群超过3万次。 最次的时候一个月能拿3、4万块,忙的时候一个月有6、7万,高峰期一个月挣十几万也是正常现象。 就拿现在的医疗环境来说,有些患者得了病,本地根本没有能力去为其治疗,所以这些患者就只能到大城市就医。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而且看病等结果有时候还需要几天的时间,这就极大的延长了患者看病的流程,耽误一天,就增加一天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就催生了“陪诊师“这个职业,有了陪诊师,患者看病就简单了许多。 类似于陪诊师这样的职业还有很多,居住在杭州的阿绿,也是突破了正常的就业限制,开发了“上门做菜”服务。 阿绿专门针对那些不想吃外卖,又不想做饭的人群,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菜、做饭,外加收拾厨房。 做一顿三菜一汤,只需要88元就能拿下,而且阿绿的做饭效率很高,做好这样一餐饭,只需要1个小时。 从早饭到中午再到晚饭,每天都有人邀请阿绿上门做饭,综合下来,一个月阿绿每个月都能赚到2万多,这可比找个单位上班强多了。 还有广东深圳的“打药师”,一位00后的女生小张(化名),毕业后看中了农业这一块,在她看来,传统人工打农药太费力,如果能用无人机来操作,就能大大提升打药效率。 于是小张直接斥巨资买下一架无人机,当起了“打药师”,主要负责用无人机给农户打药,偶尔也接一些播种、施肥的工作。 一天下来,能打300多亩地,一亩地根据种类不同收费在9-15块,据小张反馈,她一年都能赚40多万,这可真是坐着不动就把钱赚了。 这些年轻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就业别盯着“铁饭碗”,敢想敢干才有肉吃! 时代变了,机会藏在接地气的角落里,只要肯琢磨,生活痛点就是赚钱点,别嫌起点低,小生意也能撑起大梦想,毕竟,靠本事吃饭,比啥都香!#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出嫁了。她的嫁妆足足有36个条箱,婚宴上用了96000粒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