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关于急救的小知识: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感觉挺有用的分享给大家。 故事是说的一位女士吃海鲜又吃三只冰糕引起上吐下泻,导致昏迷送急诊急救的事。 事后这位女士跟医生的谈话内容如下: 我简单概括一下: 急救就一个原则,就近,镇级医院就是最基层的抢救单位,完全可以信任他们。第一,他们会有个初诊,是心脏问题?是肠胃问题?第二,不能留的他们肯定不会留。最关键的一点,优先给建立静脉通道。 我说,我媳妇到中心院的时候,扎针都扎不上了。 他说,这两天有个新闻你看了没?有个大学生头孢过敏,自己拔了针。这个行为才是整个事的转折点,再扎扎不上了,我们说的肾上腺激素之类的,你以为是打在肾上?在跟死神赛跑的时候,静脉注射是最快的,直通心脏,由心脏泵全身。大学生想停针很简单,只需要把输液上的开关推到最小就可以了,自然就关闭了。 我说,做手术的时候,都是先扎针,然后不让滴。 他说,就是静脉通道,那个麻药也是通过这个注射进去的,否则咋喊一二三你就昏迷了?若是扎屁股上,喊到300你依然生龙活虎,静脉通道既是麻醉的高速公路,又是抢救的高速公路。 我说,看来以后上吐下泻也要谨慎。 他说,家里有人上吐下泻,第一反应就是补充电解质水,送急诊后,为什么要先抽血?最重要的就是测血液中的钾与钠含量,低钾会导致室颤,低钠会导致脑水肿,单纯补水是没用的。 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多讲爱,你挑战她的认知,是对其权威的挑战,自然是不能认的。还有,成年人是很难认错的,那意味着对自身过去所有逻辑的推翻,内心天然抗拒。 他说,你有空研究一下有黄金抢救时间的病症,我岳父三次脑梗,一点后遗症都没有,第三次就在你们乡镇,保姆看着他头耷拉了,接着联系我,我接着联系你们乡镇的120救护车,过去先排除了心脏问题,基本确定是脑梗,我这边就带着救护车过去了,那边救护车往这边送,在东环路的位置就接上头了,然后这边也联系好了,直接溶栓。你媳妇的那个,当时症状吓人,只要排除了电解质紊乱,其实没啥问题,真正需要跟时间赛跑的就是心梗与脑梗,心梗是俩小时,脑梗是四小时,父母年龄大了以后,可以给他们装上监控,我们有个同事,在监控里看到父亲脑梗了,接着过去送医院,也没有后遗症。 总结一下: 1、出现紧急救治就一个就近原则,就近可以初步筛查病因和建立静脉通道。 2、最佳治疗时间心梗是2个小时,脑梗是4个小时。 3、无人看护的老人子女可以给装个摄像头,随时监控。 4、如果出现上吐下泻,先要排出电解质的问题,也就是钾和钠。低钾会导致室颤,低钠会导致脑积水(严重的情况) 5、家是讲感情的不是讲道理的,不要去挑战一个人的认知,那样无论你都有理,都会本能的内心抗拒。
分享一些关于急救的小知识: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感觉挺有用的分享给大家。 故事是说
青宸一一
2025-05-10 06:15:46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