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国民党上将马鸿逵飞抵达台北后,在深夜被宪兵赶出了招待所,一家人露宿街头,这背后是宿敌郭寄峤的报复。 郭寄峤虽是杂牌出身,但却是被蒋介石称为“标准参谋长”的人,也是陈诚所看重的人,在仕途上顺风顺水。 台北的夜风冷得刺骨,马鸿逵的太太裹着披肩,怀中的小孙子冻得直哭。这位昔日在西北呼风唤雨的“土皇帝”,此刻正提着皮箱,在霓虹闪烁的街头茫然四顾。街边的摊贩投来好奇的目光,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灰头土脸的老头,曾是手握重兵、富得流油的国民党上将。 马鸿逵狠狠啐了一口:“郭寄峤这老匹夫,真够狠的!”他想起几年前的西北军政之争,那时自己处处压制郭寄峤,把对方的势力挤得没了立足之地。如今风水轮流转,郭寄峤得势,哪能轻易放过他?想到这儿,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后悔当初没斩草除根。 而此时的郭寄峤,正坐在宽敞的官邸里,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副官来报马鸿逵一家的惨状,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当年他让我在西北寸步难行,现在也该尝尝苦头了。”在国民党的官场里,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郭寄峤深知,想要站稳脚跟,就得把昔日的对手踩在脚下。 马鸿逵一家人在街头熬了一夜,第二天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投奔老友。可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人,不是闭门不见,就是找借口推脱。最后还是一位远房亲戚收留了他们,挤在狭小的阁楼里,连转身都困难。马鸿逵望着墙上自己戎装时的照片,一拳砸在桌上:“他娘的,在西北我有庄园有军队,到了这儿,连条狗都不如!” 更让他绝望的是,蒋介石对他的落魄不闻不问。曾经,他为了表忠心,给蒋介石送去无数金银财宝;可现在,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像颗弃子被随手扔掉。而郭寄峤却步步高升,在台湾的军政界混得风生水起。 几年后,马鸿逵拖着病体去了美国。临走前,他站在码头,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老泪纵横。曾经的辉煌,都成了过眼云烟;曾经的仇敌,却踩着他的肩膀青云直上。 这场国民党高官间的恩怨情仇,看似是个人的报复,实则是旧时代官场黑暗的缩影——没有底线的权力斗争,冷酷无情的利益倾轧,把一个个显赫一时的人物,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9年10月,国民党上将马鸿逵飞抵达台北后,在深夜被宪兵赶出了招待所,一家人
琴音入梦来
2025-05-10 06:38:01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