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胡适受母亲之命迎娶江冬秀。然而,在婚礼上,他看上了15岁的伴娘。6年

品古观今吖 2025-05-10 10:37:12

1917年,胡适受母亲之命迎娶江冬秀。然而,在婚礼上,他看上了15岁的伴娘。6年后,伴娘怀上胡适的孩子,可胡适却跑到美国读书。后来,伴娘准备嫁人,江冬秀用了一个办法,却让伴娘身败名裂。

这个伴娘就是曹诚英,她是作为中国首位农学女教授,是极其出名的民国才女。

1902年,曹诚英出生安徽绩溪县旺川,她的祖上曾经营茶叶、字画、文房四宝等生意,是当地有名的徽商大家。

出生在这样的大户人家,聪明伶俐的曹诚英从小饱读诗书,挚爱文学和诗词,她对诗词的创作颇有婉约派风格;年纪轻轻,便成为文人圈中有名的“江南才女”。

说起来她和胡适的缘分,还要从胡适结婚时说起,那时候,曹诚英同父异母的二姐和三姐,分别嫁给了胡适的二哥和三哥,从此曹家与胡家结为亲家。

1917年,胡适奉父母之命,和江冬秀结婚,当时15岁的曹诚英是他们的伴娘之一,而且也是长相最出众的那一个。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亲妹妹。一个恰值豆蔻年华,周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16岁姑娘。正值寒假,姐姐便把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她叫了过来,给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做伴娘。

曹诚英热情开朗、活泼大方,也给胡适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而胡适本身也长得眉清目秀,又是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自然也是迷倒了万千少女,曹诚英也不例外。

当时曹诚英非常大胆地走到了胡适的面前,表示自己对他很是尊敬,希望以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能够向他请教。而胡适也欣然答应,将自己的通信地址给了她。

胡适婚后,曹诚英又在胡家小住了几天。胡适听说曹诚英喜爱梅花,便送给她一条绣有梅花的手帕,而曹诚英则是亲手做了布鞋送给胡适,两人就这样开始来往。

婚后的胡适,每当与江冬秀发生些不愉快,胡适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曹诚英那张俊俏、美丽的笑脸。只是,此时的胡适还不知道,曹诚英也深陷包办婚姻的旋涡中 。

曹诚英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就为她指腹为婚,将她许配给了绩溪胡家还未出生的儿子胡冠英。

1919年,在父亲的逼迫之下,不到17岁的曹诚英嫁到了胡家。曹诚英只能把这件事告诉了远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曹诚克。

曹诚克听说父亲为妹妹包办婚姻后,也是大为恼火。他给妹妹写了一封信,鼓励妹妹离开胡家让她以学业为重。

后来她去到了杭州,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虽然其丈夫胡冠英也来到杭州,但两人的婚姻状态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1922年,当初拍板决定成婚的婆婆一改往日脸色,为胡冠英纳下一名小妾。婆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曹诚英同胡冠英结婚三年之久,却没有生下孩子。

这件事无疑是让自尊心极强的曹诚英感受到了羞辱,于是她就和胡冠英离婚了。

曹诚英在离婚后继续独自留在杭州继续自己的学业。

那时候,胡适由于在北大任教的工作压力太大,身体状况不大好,他就去了杭州疗养,曹诚英听说以后,就和同学一起去看望胡适。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他们谈天说地、无话不谈。

后来曹诚英的学校也放假了,她和胡适在烟霞洞的和尚庙里租了一间房子,一起生活,而远在在北京的江东秀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曹诚英怀孕了,胡适决定回到北京向江冬秀提出离婚,然而江冬秀知道以后,她从厨房抄起一把菜刀,拿起菜刀对着胡适呵斥,只要你敢离婚,我就直接杀了两个孩子,和你同归于尽。

胡适哪曾见过江东秀如此彪悍的一面,赶紧闭口不言,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最后曹诚英心怀内疚,狠心前往杭州医院做了人流手术。

1939年,曹诚英结识了一位姓曾的归国留学生,两人产生了恋情,

可是,在准备结婚时,有一次江冬秀在麻将桌上遇到那个男朋友的表姐,她就把曹诚英的老底都揭了出来,还狠狠地痛骂了曹诚英一顿。

男方得知后,单方面宣布取消了婚约。

曹诚英再一次受到沉重打击,对于人生心灰意冷,动了去峨眉山出家做尼姑的念头。

后来曹诚英的哥哥曹诚克亲自去劝她下山,终于劝服了她下山还俗,继续回去任教。

解放后,胡适打算携带家属前往台湾,曹诚英万般劝阻胡适,希望他留在大陆。

但立场不一致的胡适坚决要走,临上飞机之时,留下了一句话给曹诚英:等我。

这简单的两个字,耗尽了曹诚英的余生。

后来曹诚英终身未嫁,但她却是复旦学子们心中的慈母。比如,令一位学生终生难忘的是,在他生病时,收到过曹诚英教授送来的克宁全脂奶粉和橙子,里面附有一张纸条:“你在病中定会想念母亲。你有什么要母亲做的事,就让我来给你做吧……”

细细算来,曹诚英与胡适的热恋时间只有三个月,从此再无过多的交集。可对于曹诚英来说,这三个月的时光是她一生都无法忘怀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上从未缺少痴男怨女,也从未缺少有情人。

曹诚英用了自己的一生,来还这场与胡适的情债。

不知道曹诚英是否也曾思考过,十五岁那一年不遇见胡适,人生的图景是否就不大一样?

但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胡适,注定是曹诚英难以逃脱的劫难。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