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歼7、歼8、歼9、歼10的设计师宋文骢院士当年为了生计去摆地摊补贴家用么?
成飞军转民时期,困难到了发不出全工资濒临破产的境地,为了生存,他们生产大理石切割机,生产制铝饭盒,想尽一切办法求生存。
在1982年的新一代战斗机方案论证中,宋文骢抓住机会,争取到15分钟的发言时间,展示了成飞的鸭式气动布局方案,成功改变了歼10的命运,这一决策为歼10的立项和研制奠定了基础。
宋院士在56岁时接到新歼的研发重任,到68岁歼10A成功首飞,历时12年,歼10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三代机,打破了之前40年空军一直由苏式战机完全占主导的格局。与此同时也救活了成飞,获得国防部的科研投入,让成飞腾飞,为此中央军委为宋老记特等功。
也许你会问,那时国家不投入吗?
那时的中国是真穷,每年的军费就那么点,这里用了,其它的地方就没钱了。当时已经向俄罗斯引进了苏27及其生产线,苏27在全世界都是顶级的战斗机,花了不少的钱。歼10C现在是比苏27先进,可歼10A刚出道时的各项参数是比不上苏27的,差点下马。
宋文骢院士亲手创造了自主研制跨代战机的奇迹,同时培养了大批航空技术顶尖人才,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感谢宋老、致敬宋老!
致敬所有的中国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