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不缺客源但是亏损,是什么原因?其实说白了,中国的铁路是来便利大众的,而不是为了上市。 中国铁路这事儿,看着挺矛盾的——平时火车上乌泱泱全是人,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可年年财报却显示亏损,这到底咋回事儿呢?其实啊,这里面的事儿远比看起来复杂。 咱先从票价说起。中国铁路的票价,尤其是高铁,那是出了名的便宜。就说京沪高铁吧,全长1300多公里,二等座票价才500多块钱,平均下来一公里还不到4毛钱。要是搁日本,同样距离的新干线,票价能涨到1500块以上。为啥咱这儿这么便宜?因为铁路票价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政府定的。国家把铁路当成民生工程,宁可自己贴钱,也要让老百姓坐得起火车。就像春运期间,很多线路就算赔钱也得开,为的就是让在外打工的人能回家过年。这种定价机制,直接把铁路的收入给卡住了,再加上运营成本年年涨,亏损自然就来了。 再说回建设成本。这些年,中国铁路建设那叫一个快,高铁里程全球第一。可修铁路,尤其是高铁,那是个烧钱的活儿。一公里高铁的造价,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像青藏铁路,光建设成本就超过了330亿,而且因为地处高原,维护成本高得吓人。更要命的是,很多中西部铁路,比如成昆铁路、兰新铁路,客流量本来就少,投资回报率极低,有的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回本。可国家为啥还要修?因为铁路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就算赔钱,也要把铁路修到偏远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这些铁路,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赚钱,而是为了社会效益。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运营模式。中国铁路有个特点,就是“全国一盘棋”。春运期间,为了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会增加大量的临时车次,这些车次平时可能根本没人坐。比如有些线路,春运期间上座率能达到100%,可平时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这种运力储备,就像过年囤年货一样,虽然必要,但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铁路部门还承担着很多公益运输任务,比如学生票、军人票、扶贫物资运输等,这些都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货运方面,中国铁路也没占到便宜。美国铁路货运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而中国铁路货运收入占比还不到30%。为啥?因为中国铁路货运主要承担的是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比如煤炭、粮食等,这些货物的运价都是政府指导价,利润非常薄。而且,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就算亏损,铁路部门也得优先运输这些物资。相比之下,美国铁路货运以高附加值的商品为主,运价高,利润自然就好。 其实啊,中国铁路的亏损,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因为铁路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国家的大动脉,虽然自己不赚钱,但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同,维护社会稳定。比如成渝高铁开通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沿线城市的房价、物价都跟着涨了起来。再比如,兰新高铁的开通,让新疆的水果、棉花能更快地运到内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所以说,中国铁路的亏损,是市场经济外壳下的社会主义内核的体现。它牺牲了自己的经济效益,换来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福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账、战略账。毕竟,在国家发展的大局面前,短期的亏损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铁路不缺客源但是亏损,是什么原因?其实说白了,中国的铁路是来便利大众的,而不
上梦花开
2025-05-10 14:20:39
0
阅读: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