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川军144师代师长张昌德率部投日,反对的团长黄克烈被强行裹挟。在投敌仪式上,黄克烈气得吐血昏迷。
蒋介石,国民党的头脑,当初抗日战争,他主张不抵抗,随意让日本人进入中国,外忧不管,他转过来对付共产党。
如此一个人,说他智慧欠缺绝无问题,大事如此,小事他更是拎不清主次,,某次一个决定,直接导致部队投敌。
二十三集团军,国民党手中的王牌部队,由刘湘管理,一次作战,刘湘不幸重伤。
失去作战能力后,他被直接送往后方医院,如此大一个集团军,自然不能一日无首,蒋介石一寻思,刘湘权利过大,恰好利用这次机会,削减一下他的实力。
打定主意,蒋介石直接任命唐式遵为总司令,统管二十三军。
蒋介石这一手算盘打的不错,却算漏了刘湘和唐式遵的关系。
刘湘恢复归来之后,发现部队控制权易手,尤其还是到了唐式遵手里,气的当天再次住进医院。
如此一气,病又复发,其中也许有蒋介石推力,总之刘湘病故。
他死之后,蒋介石立即让唐式遵想办法完全掌控三十二军,毕竟刘湘的老部队还是认刘湘,即使他死,也有大批追随者,唐式遵是空有其名。
唐式遵掌控不了部队也来火了,蒋介石想了个招,50军是刘湘的老部队,军长更是他的好友,他直接将那军长贬职,以此震慑其他部队的刺头。
看到唐式遵掌控了大半部队,蒋介石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这一招用的不错。
实际上这只是饮鸩止渴,部队里对唐式遵厌恶的人越来越多,表面虽然不表达,实际上恨不得立即 让他下台。
唐式遵心里也有数,他大笔一挥,派出部队就要包围144师,其目的是将这支反抗最严重的队伍拆分开来,使其丧失凝聚力。
也是自此,国民党的一言堂弊端展现。
144师师长张昌德接到消息,正要带领部队躲避,日本人的狗腿子就带着万两黄金找到了他。 目的只有一个,让张昌德带领部队投敌。
说起这张昌德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口口声声是国家大义,实际上看到这么多钱眼睛都直了,只不过 这事情确实不光彩,他不能一个人背负骂名。
于是他召集各团部开会,决定让大家发表意见。
会议上,大家面面相觑,这事情绝对遗臭万年,可转身一看,这房外布下天罗地网,但凡说个不字就是一身血窟窿。
大家都不愿意做出头鸟,只一个人除外,就是432团团长黄克烈。
这人确实铁骨汉子,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他还敢站起身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可惜,张昌德是下定心要投敌,他下令打死黄克烈的随从之后,直接将其绑架,等黄克烈醒来,144师已经成了日本人的部队。
黄克烈是个打仗好手,日本人也不想杀他,张昌德更是想要留下他,即使他天天破口大骂,性命还是留住了。
后来日本人打下两处县城,直接任命张昌德和黄克烈为伪军司令,分派到县城管理。 黄克烈当场气的吐血,差点气绝身亡。
黄克烈是个汉子,可惜张昌德是个实在的软骨头,即使想要反抗也无力回天,若是当初144师由黄克烈带领,必然不会投敌。
可说到底,144投敌还是因为唐式遵的命令,以及蒋介石的错误判断,两重错误加持之下,导致144师处于一种十分危险的状态,这也直接导致了张昌德带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