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留下一封信,便抛下丈夫孩子离开,从此杳无音讯。直到17年后,她顶着满头白发回来,孩子们抱着她失声痛哭:“母亲啊,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是我们的英雄!” 1978年,北京一座院落里,传来了压抑许久的哭声。66岁的王承书,一头花白的头发,站在家门口,望着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他们紧紧相拥,泣不成声:"母亲,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是我们的英雄!" 这一幕,要追溯到17年前的那个春天。1961年,当时已是北大物理系教授的王承书,留下一封简短的信,只写着"有重要工作,暂时离家",便悄然离开了丈夫张文裕和年幼的孩子。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做什么工作,甚至连她最亲密的丈夫也不知情。 其实,在离开前的那个下午,钱三强来到了她的家中,郑重地对她说:"承书同志,国家需要你搞铀同位素分离研究,请你考虑一下。" 当时已49岁的王承书二话不说:"不用考虑,我愿意!" 钱三强似乎有些意外,又补充道:"你要考虑好,这次与以往不同,不在北京,要到外地去,很远,也许要隐姓埋名一辈子。" 王承书依然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这一次,也许要和文裕先生分开很久,而且要绝对保密,暂时也不能告诉文裕先生。"钱三强再次提醒。 "我愿意!"王承书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在王承书平静的外表下,藏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啊!1912年,她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18岁那年,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在当时,这是一个几乎只有男生涉足的领域。录取的13名新生中,女生只有王承书一人,而最终顺利毕业的4人中,她更是位列榜首。 1941年,30岁的王承书远赴美国,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才华引起了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的注意,在其指导下,她创立了享誉世界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远在美国的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决定回国效力。然而,美国政府却下令禁止中国籍科学家出境。就这样,他们反复申请了七年,在被拒绝无数次后,1956年,他们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前,他们将珍贵的学术资料分300多个包裹寄回中国。 回国后,王承书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同时在北大任教授。1958年,钱三强第一次找到她,邀请她转向热核聚变研究。虽然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但她欣然接受了挑战。 当1961年钱三强再次来访,提出更艰巨的任务时,王承书已是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本可安享学术声誉。但面对国家需要,她毅然放下一切,离开了她深爱的家人,踏上了那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征程。 离开前,王承书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收拾简单行装,悄然离开,开始了她在兰州铀浓缩厂的隐姓埋名生涯。从此,她如同人间蒸发,连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知她的去向。 1964年4月,邓小平视察兰州铀浓缩厂。在接待人群中,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位戴着眼镜、已有些花白头发的女性。走到她身边,邓小平亲切地握住她的手,轻声问道:"这些年隐姓埋名,过得还好吗?" 面对这位国家领导人的问候,王承书只是腼腆地笑了笑,并没多说什么。邓小平会心地点点头,他知道,眼前这位49岁来到兰州、如今已是53岁的女科学家,比在北京时明显苍老了许多。 来到兰州的第一天,王承书就明白了自己面临的挑战有多大。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片面撕毁了与中国签订的合同,并撤走了所有专家。他们留下的狂妄话语很清楚:没有苏联的技术支持,中国绝对无法让这个厂子运转起来。 兰州铀浓缩厂的几千台分离机从未启动过。而要让它们运转起来,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和科学方案。如果失败,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将面临巨大挫折。 王承书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从此,她再没有穿过心爱的旗袍,每天的生活只有两点一线。白天,她从苏联专家留下的讲课笔记中苦苦摸索;晚上,利用下班时间给厂里的年轻人上课。厂里没有大型计算机,她就用从美国带回来的手摇计算器。计算时按键很费力,她只能将右手中指压在左手食指上,一下下地敲打。 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计算、推导,王承书的头发很快就白了大半。有一次钱三强来看望她,临走时私下问道:"我明天就回北京了,你有什么话要我捎给文裕先生吗?" 王承书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没有。"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64年,兰州铀浓缩厂终于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世界。毛主席称赞王承书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但是,这位"女功臣"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她依然在核事业岗位上默默工作。 原本以为任务完成就可以回家,但国家还有很多机密科研任务等着她。一年又一年,王承书在兰州一待就是17年。 直到1978年,66岁的王承书才正式调回北京。儿子后来回忆说:"我们那时候还小,妈妈偶尔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印象中她一直很年轻、漂亮。17年后,她正式调回北京,跟我们说这次不走了,我们这才回过神来,妈妈已经是个老人了。"
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留下一封信,便抛下丈夫孩子离开,从此杳无音讯。直到17
熹然说历史
2025-05-10 20:2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