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搞变法的商鞅最终被车裂而亡,很多人都很敬佩同情他。那么,商鞅到底值不值得同情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商鞅变法到底是为谁,他到底变的是什么法?
商鞅变法最狠的一条叫“连坐”,就是把老百姓每五家编成一个“什”,就是让老百姓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你不告密,不揭发就腰斩。所以,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把告密纳入国家体系,把告密制度化的人。
后来明朝的东厂、西厂和商鞅比起来,都是小儿科。而且他还可以通过“风闻”来定你的罪,“风闻”什么意思呢?
就是人家还没干啥呢,可能只是嘴里嘟囔了几句,甚至只是想了一下不该想的东西,就凭这个就能定你的罪了,大家就可以举报,可以告密了。
商鞅的这个制度后来蔓延了整个秦国,乃至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都在用这一套。当时的每一个人都活在别人的双眼之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紧张,人们互不信任,这是一个道德沦丧、人人自危的社会。
自商鞅之后,汉武帝啊、武则天啊、朱元璋啊也都是这么搞的。把“邻居连坐”、“告密”这个事儿搞到了极 致,在数千年中酿成了很多巨大的灾难。
商鞅变法的第 二项是,如果你家里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你还没分家,那就收你双倍的赋税。
这个手段其实是一举两得,当爹的为了少交税,就把刚成年的孩子推出去,让他自立门户,让他自己交税去。这么做的作用是什么呢?
就是让你家里的亲情没有了,你家就不团结了,每一家都被分成小家庭,那你民间的力量就没有了。而且他和前面的举报、告发制度是相关联的,亲情没有了,那举报起来就没有什么负担。
所以,你看这个商鞅坏不坏?而且他这么搞,民间的力量就被打散了,都是小家庭,那我朝廷收拾你就更加容易了。
当然,也有当爹的舍不得把孩子分家出去,那也可以,那你就交双倍的税。反正不管怎么算,都是对朝廷有利。
接下来咱们再说第三条,军功授爵。商鞅认为,一个国家不管贫富一定要多打仗,国家穷,你出去打仗就可以把自己的问题转嫁给敌国。国家富你也要多打仗,如果你不打仗,国家就会长出6种虱子,就会腐 败。
商鞅最讨厌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一套,这些符合人类最基本文明标准的东西,在商鞅眼中都是害虫。
总之,无论你这个国家是贫还是富,你就对外开战就对了,每个人都温良恭俭让的,那还怎么对外开战呢?所以商鞅很反对孔孟那一套,这就是当年“百家争鸣”的状态。
接下来,商鞅又明确规定了百姓之间禁止私斗,这个很多朋友就不太好理解,都说秦人尚武,奖励军功,那怎么又要禁止私斗呢?
因为秦国的百姓出去打仗,那是给君王卖命,这是商鞅大力提倡的。但私斗呢,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卖命,在秦国哪里会允许老百姓有自己的利益呢?如果秦国的老百姓都学会了为自己的利益而私斗,那是不是早晚也要和朝廷斗一下,这不就坏了吗?
所以说商鞅禁止私斗,让你从根本上就没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想法,最终成为朝廷手里的剑。这就是商鞅说的“民弱国强,民强国弱”,和我们今天提倡的“民富国强”刚好相反。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让大家搞清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以民为本”的就是文明,那商鞅变法的宗旨是不是“以民为本”的呢?
很明显,他是“以国为本”,或者说是“以君王为本”的,他的变法是为了统治阶级利益的,老百姓反而成为了被剥削被压榨的对象。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国家富裕了,有钱了,而老百姓却是愈发艰难了,也就是“国富民不强”。所以商鞅被车裂而死,你觉得值不值得同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