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大博士王永强移民美国后,整整20年都未回国。母亲病危时,他也拒绝探望。母亲含泪呼喊 “强强,回家吧,妈想你”。众人谴责其冷漠不孝,可有人却透露,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强强,回来看看妈吧,妈快不行了……”镜头前,郭巧娣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看起来可怜至极。但知情者对此却是冷笑一声,直言“活该”。都说虎毒不食子,但郭巧娣却吃了儿子的血肉,整整几十年! 儿子名叫王永强,如今在美国高就,家境优渥。可他这看似风光无限的人生,在早年里却是风雨飘摇,任谁听了都得直摇头。 王永强出生于一个赤贫农家,父母都是贫穷的农民,就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活。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偏偏他的哥哥患有小儿麻痹症。掏了医药费后,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王永强自然也就饿得皮包骨头。 在当时农村里流传着一句口号,说是“知识改变命运”。正在上学的王永强听了后,就发奋读书,希望改善家境。孜孜不倦地学习下,家里的灰瓦墙都贴满了橙色的奖状。可眼瞅着儿子学习好,郭巧娣却是一脸不爽。 “学习有啥用,耽误劈柴!你要有这空,不如退学了省点钱,还能照顾你哥!” 郭巧娣说着,又在王永强升高中的关键时期让他辍学。直到王永强承诺自己赚钱补贴家里时,才勉强同意他读书。 这高中三年里,王永强看着别人碗里的白菜炖豆腐馋的直流口水,就着别人的饭香咽馒头。靠着这点食物果腹后,王永强还得在放学后捡废品卖钱,每天累的握不住笔。 但就是这股子韧劲,让王永强挺了下来。1992年,王永强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大学。见村里人都羡慕自己后,郭巧娣也是得意洋洋起来,不再反对儿子读书。何况那大学里,每个月还给4块钱助学金呢! “儿子,你那钱寄过来,你哥这花钱多!”郭巧娣说着,丝毫不顾及小儿子的死活。王永强表示自己也需要用钱,却被母亲以“不给就闹到学校去”给吓住了,只好给钱。 眼瞅着小儿子能补贴家里,郭巧娣心里乐开了花。而在知道小儿子上学期间上工地赚钱后,她又开始变本加厉起来地要钱。 大学期间,王永强每个月只能留下10块钱生活费,其余尽数寄回。但即便勤工俭学、营养不良,王永强还是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被保送了研究生。 这个好消息被他分享给家里时,父母想的却是怎么捞好处。两人商讨半天后,就逼迫小儿子帮亲戚安排工作。 到这里,王永强是彻底心寒了,只管给家里寄钱,能不接触就不接触。此后他攻读博士期间被一位教授女儿看中,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婚礼当天,王永强还是联系父母,希望他们做见证。怎料父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索要1000元的“路费”。王永强没钱自然拒绝了,而男方父母的坐席上,自然也就空着了。 事后,夫妻俩听说儿子住上了公寓,又要求他给自己盖新房。索要未果后,便隔三差五跑到校门口哭丧。时间一长,妻子不堪其扰提出离婚。身心俱疲的王永强在这一刻,终于选择了斩断这沉重的血缘枷锁。 王永强将身上仅有的一点点钱留给父母后,便注销了国内的身份,前往美国工作。自此,夫妻俩再也找不到摇钱树。 此后的20年里,父母通过媒体、记者疯狂寻人,却始终不见消息。直到郭巧娣患上尿毒症病危时,这则寻人启事才火了。 有人提供了王永强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电话说明情况后,只听对面说了句“他们不是我的父母”,就把电话挂断。再打过去时,号码早已被拉黑。 都说父母子女一场,若非彼此成全,便是互相毁灭。郭巧娣的悲剧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但凡当年多对儿子好一些,患病时也不至于窗前无人。可不知她最后联系儿子时,脑子里想要的到底是血缘,还是美元?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 王永强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
1999年,北大博士王永强移民美国后,整整20年都未回国。母亲病危时,他也拒绝探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5-11 09:01: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