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烟”幕弹:一场让我破防的闹剧 家人们呐,昨天晚上我请同学吃饭,本来想着大家
刘玉涵一勘
2025-05-11 10:28:51
聚餐“烟”幕弹:一场让我破防的闹剧
家人们呐,昨天晚上我请同学吃饭,本来想着大家好久没聚,一起热热闹闹吃顿好的,增进增进感情,结果谁能想到,这顿饭吃得我差点“心肌梗塞”。
吃完饭,我像往常一样去结账,付了那800多块的饭钱,心里还盘算着等下要不要和同学们再去唱个K啥的。我潇洒地一挥手,抬脚就走,结果服务员跟个幽灵似的“嗖”地一下拦住我,扯着嗓子喊:“先生,您还没结烟钱呢!”那声音大得,感觉整个餐厅的玻璃都要被震碎了。收银台前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被点了穴的木头人,捏着刚打印出的餐饮发票,指尖都微微发颤。我定睛一看,消费总额那一栏赫然显示着1286元,好家伙,这多出来的400多块是咋回事?
三个小时前,我像个热情好客的小地主,坐在“江南宴”包厢里,眼巴巴地望着陆续到来的六个大学室友。这次聚餐本来是为了庆贺我拿到首份offer,我满心欢喜,想着能和兄弟们好好乐呵乐呵。可当服务员递上菜单时,这画风一下子就变了,直接演变成了一场喧闹的点菜狂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菜单都快被翻烂了。我记得穿灰色卫衣的王浩当时对门口展柜多看了两眼,那眼神,就像饿狼看到了小绵羊,不过当时谁都没在意那个摆满香烟的玻璃柜,谁能想到后面会出这么个幺蛾子。
“我根本没点烟!”我指着账单上“软中华×2”的字样,感觉自己像个被冤枉的小可怜。服务员麻溜地调出点单记录,说:“8号包厢确实用平板加过单,下单时间是19点47分。”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我记得可清楚了,当时我正被张林那个二货拽着在露台拍合照,拍得我脸都笑僵了,哪还有心思点烟啊。
等我回到包厢,好家伙,桌上多了个拆开的烟盒,赵宇叼着烟,冲我挑眉,那模样,就像个黑社会老大,还阴阳怪气地说:“够意思啊兄弟!”我当时还傻乎乎地以为这是他们自带的,现在想来,我简直就是个大冤种。我火急火燎地跑去查监控视频,只见穿灰色卫衣的身影在收银台前停留片刻,接着服务员点了点头。虽然没录到声音,但王浩摸鼻尖的小动作,那可是他每次撒谎时的标志性动作,就跟他的专属签名似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就当给我个面子。”王浩后来在宿舍堵住我时,手里还攥着未拆封的另一包烟,那模样,就像个做错事还嘴硬的小孩。他还大言不惭地说:“下月生活费到账就还你。”可当我翻开他朋友圈,三天前晒出的新球鞋交易记录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我的脸上——那正是聚餐次日。他居然有钱买新球鞋,却没钱还我烟钱,我真是被他的“仗义”给气笑了。
事情最终以他分期还款告终,但更让我寒心的是,其他室友目睹全程却集体沉默,就像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这次事件让我想起导师常说的话:“成年人的社交,分寸感是必修课。”可不是嘛,当我们走出象牙塔,才发现这社会就像个大染缸,啥人都有,我们真该重新审视“仗义”与“越界”的边界。
遇到这类“被消费”的情况,你们会选择当场对峙还是私下解决呢?当友情遇上金钱纠纷,如何才能既维护权益又不伤情分?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难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见解,让我也学习学习,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傻了。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