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杨尚昆负责元帅授衔工作,副主席刘少奇强烈反对:“一定不能给陈毅授予!

蜀山史道 2025-05-11 16:21:22

1955年,杨尚昆负责元帅授衔工作,副主席刘少奇强烈反对:“一定不能给陈毅授予!”周恩来听闻此事,寝食难安,立马给杨尚昆打了通电话。

1955年,负责决定元帅人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议之中着重讨论有关元帅军衔授予问题,其中,杨尚昆负责元帅的授衔工作。

会议上,所有人都就此发表了意见,“我认为陈毅不错,他的战绩可是有目共睹的哩!”

“这不,去年的时候,陈毅还被任命国务院副总理了!兼管科学院、政法、文化,还有之后的外交工作。”

“对!陈毅的能力确实很出众!不然……”

就在众人即将达成一致,想要将陈毅放在名单上的时候,副主席刘少奇突然站了起来,他一边指着关于陈毅战绩的文件,一边提出了对陈毅授衔元帅的异议:“我不同意!一定不能给陈毅授予元帅头衔!”

其他人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何?”

刘少奇说道:“我觉得粟裕也不比陈毅差,既然他们两个都可以作为南方红军游击队、新四军以及华东野战军的出众代表,那么,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不是也可以成为当选之人吗?”

众人一听,是这么个道理,“那这最终人选……真是不好选择啊!”

一时间所有人都犯了愁,杨尚昆也只好将此次的会议内容详细地告知了正在北戴河疗养而未参与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听闻此事之后,寝食难安,他立马给杨尚昆打了通电话,“我主张给陈毅授元帅衔,粟裕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和陈毅比起来还是资历尚浅。”

另外,周恩来还在电话里引用了苏联布尔加宁的例子,“军衔授予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就像拥有元帅衔的苏联布尔加宁同志一样,他现在做的工作与他的头衔互不影响,而这对陈毅同志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这个头衔对于他现在和将来的工作都没有什么不便的地方。”

就这样,因为周恩来的坚持,陈毅被授予了元帅的军衔,而刘少奇的异议未被书记处通过。

不过,刘少奇为何会反对陈毅授元帅衔,反而为粟裕争取授衔元帅的机会呢?

其实,在1940年的时候,刘少奇与陈毅、粟裕都有所交集,彼时的陈毅作为总指挥可谓是极负盛名,而粟裕则是陈毅手下的一名将士,虽然粟裕也有不错的军事表现,但和陈毅一比还是差了一些,而作为政委的刘少奇自然更加欣赏陈毅。

直到皖南事变,粟裕正式成为刘少奇麾下的战将之后,因着粟裕的才能逐渐表现出来,刘少奇也便愈发地对粟裕刮目相看。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由刘少奇代理其中共中央主席一职,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在这期间,刘少奇批准粟裕任华中司令,张鼎丞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建议,只不过粟裕多次请求中央让张鼎丞担任司令,他当副司令协助正职完成中央的任务即可。

而这件事,也让刘少奇深深地被粟裕不计个人名利的公心与谦让的品格所打动了。

在这之后,粟裕的建议与刘少奇的纳谏,全都使后来的华东野战军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也可以说,两个人的共同配合也对华东野战军成为了全国战区战绩第一的野战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46年8月,粟裕率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取得了七战七捷,刘少奇也为这位老部下取得辉煌战果而感到高兴,他还特意为粟裕搞了一个庆祝胜利的家庭聚会。

1955年全军授衔的时候,毛主席其实是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的,但此事被粟裕推辞了,他直接向毛主席提出了辞帅的申请。

毛主席对于粟裕的选择很是无奈,他认为粟裕既然无意识当“元帅”,那“大将”总归还是要当的,而且还得是十大大将之首才行。

不过,粟裕一直对他的军衔问题看得非常淡泊,他如实对身边的人说道:“评我大将的军衔,就已经很高了,还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可在授衔大会上,刘少奇实在为自己的老部下粟裕感到可惜,所以他才会如此激烈地反对陈毅授元帅军衔。

总的来说,刘少奇既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粟裕的伯乐,而粟裕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还是刘少奇最为欣慰的老部下。

0 阅读:133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