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的总设计师、“歼-10之父”宋文骢为什么能率团队成功研制出歼-10?从他生前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具体我们来听他的原话,边听边分析——
第一句:“一开始我是维护飞机的,我从维护、使用、摸透、仿制,小改大改,到搞自行设计,再搞自己的先进飞机,这个全过程,我有幸都走过,但是也就是走了我的一生啊!”
这段话透露出宋文骢是从基层走出来的,而且一辈子所做的事情,都和飞机有关。我们说一个人做一件事要达到“专业”的程度,需要十年以上,而一旦一个人一辈子都做同一件事,他无疑是能通神的,宋文骢就是这样的人。
让宋文骢一生钉在飞机上的是什么?答案也在他的采访中被提及了,他的原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分析的第二句:“我深切的体会到,没有我们国家自己的飞机,没有自己的先进的飞机,那是不行的,是要挨打的,我们只能横下一条心,竭尽全力为国家研制出最棒的飞机,最先进的飞机。”
“我自己啊,包括我们这一代航空人,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要使中国的空军强大起来,因为我们搞航空的嘛,要强大的空军,否则你注定是要受欺负的,要挨打的。”
这句话实际是宋文骢立志的过程,正是因为立志做出自己的最先进的飞机,他才会如一颗钢钉一样,将自己死死钉在飞机研制上头。
立志前,宋文骢看到了自己国家空军的短板,人说“知耻而后勇”,对中国空军的清楚认识,让宋文骢为了研制最先进飞机,做好了付出一辈子努力的准备。也就是说,一开始,做过解放军的宋文骢就非常清楚:对于中国而言,研制属于自己的先进飞机,是极其大的事,非一朝一夕能达成。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沉下心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而这一件件小事,终汇聚成了后来的质变。而踏踏实实一点点来,实际就是走大路,不求捷径,这样的走法,才能去向远方。这个正确认知,是宋文骢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句:“中国人民有支持,有能力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人。”这句话,透露出的是宋文骢对中国的信心,信心是金子,有了这个金子,他们研制出歼-10C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了。
普通人说“人民支持”可能是套话,但如宋文骢这般从民国走来的革命者,他比任何人都懂得人民支持背后的意义,也因为懂,他是真的可以把人民支持,转化成无穷力量的人。
因为有信心,他一直强调:“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歼-10飞机流着我们自己的血液,我就一定要做的比他们(美西方)好,一定要使我们这个飞机进入世界的心。”
信心,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四句:“你老眼睛盯着别人怎么走呢?你也去拷贝别人家的步子,那你永远走不出来。你必须结合,就说结合你的国情,结合你的状态,你必须创新跨越的方式,往前走,不要等,不要靠,也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助你。”
这句话,也是宋文骢能率团队研制出歼-10的原因所在:他们很早就坚定了靠自己,而非靠别人的信念。也就是说,宋文骢有着顶级强者思维,强者是不会“等、靠、要”的,他们会自立自强,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人都说,细节处见真知,宋文骢的这段采访中的细微得不能再细微的讲话,实际就藏着他和团队能研制出歼-10的真正原因。
可惜,在歼-10在印巴冲突中大放异彩前9年,即2016年,宋文骢就因病辞世了,享年86岁。也是因此,他未能看到歼-10在印巴战场的出色表现,这当是遗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