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海湾战争,美国把我们打醒了,难道现在印巴战争把美国也打醒了?美国官方杂志拿海里面的冰山形容我们的实力,说我们隐藏了大部分实力。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抹黑贬低了。
歼-10C在战场上的操作,随便拎出一项都让西方咋舌: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比阵风的RBE2-AA早开机20秒,霹雳-15E导弹射程比“米卡”导弹多出80公里,就连电子干扰吊舱都能精准压制印军的俄制预警机——这些公开数据,不过是“冰山尖”。真正让美国坐立不安的是隐藏实力:成飞生产线早已实现“一键切换外销/自用模式”,贵飞正在研发的歼-10D将配备涡扇-10C发动机,推力提升15%的同时还能兼容北约弹药,这种“模块化升级能力”,比实战战绩更让对手胆寒。
先看美国态度的“180度转弯”有多真实。2020年歼-10C刚出口巴基斯坦时,美国国防部还在简报里写“性能落后F-16V一代”;如今实战视频曝光,F-16项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歼-10C的超视距空战能力,重新定义了四代半战机的作战半径。”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智库偷偷做了次“战力推演”:假设台海爆发冲突,中国歼-10C机群配合预警机和电子战机,能在15分钟内清空台岛周边的“爱国者”防空阵地——这个结论让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报告”删掉了三页“贬低内容”。
再说“冰山理论”。歼-10C能吊打阵风,靠的从来不是单机性能:天上有ZDK-03预警机实时标注敌方坐标,地上有红旗-9BE防空导弹撑开保护网,就连后勤保障车都是“移动智能工厂”,能在30分钟内完成发动机更换——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美国在阿富汗打了20年都没玩明白。最让西方破防的是,中国居然把“实战数据”变成了“外销武器”:巴基斯坦每打下一架阵风,歼-10CE的国际订单就激增20%,中东土豪排队参观成飞工厂,要求定制“沙漠版歼-10C”,连法国达索公司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卖的是飞机,中国卖的是‘空战必胜套餐’。”
最关键的是,美国终于意识到“抹黑无用”——当中国军工像冰山一样,把90%的实力藏在海面下,靠舆论战根本伤不了分毫。以前他们嘲笑“中国没有实战经验”,现在看到歼-10C在高原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打击,才明白青藏高原的每一次演习,都是实战的预演;以前他们贬低“中国武器靠低价抢市场”,现在看到沙特愿意为歼-10CE多付10%的溢价换“技术共享协议”,才懂得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买战机送全套工业体系”。
说到底,印巴战争不过是掀开了中国实力的一角,美国的“惊醒”,本质上是对中国军工“全产业链碾压”的本能反应。当歼-10C的导弹尾焰照亮克什米尔的夜空,当中国的“冰山理论”成为国际军事圈的热词,那些曾经随意抹黑的声音,终于开始学会用敬畏的语气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在海面下隐藏的,不仅是更先进的武器,更是一个用20年时间默默构建的“军事工业帝国”。正如《简氏防务周刊》的最新点评:“美国或许早该明白,真正的对手从来不会炫耀肌肉,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就已经让整个海洋为之震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飘零
海湾战争打醒了中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美国却陶醉了,沉浸在美梦中,这次印巴战争才发现睡过头了,睡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