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个秀才,并千叮万嘱孩子出生要姓“生”。书生疑惑,年羹尧一句话就让书生恍然大悟,也让他知道了皇家内部的秘密。 1726年,京城内外风云变幻,一桩惊天逆案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堂堂一等功臣、镇守边疆的大将军年羹尧,竟以谋反罪名锒铛入狱,惨遭凌迟处死。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不少官员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情况,都害怕会牵扯到自己。
年羹尧的覆灭,与他先前为皇储所立的汗马功劳似乎并无关联。
他是康熙年间崭露头角的武将,雍正继位后,年羹尧更是以铁腕治军,两征准噶尔叛乱,扫平边患,威名远播藩部。
他本该荣华富贵,在权力巅峰只手遮天,却不料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究其原因,还要从年羹尧最后时日的反常举动说起。彼时他已隐隐察觉大祸将至,心中惴惴不安。
在最后一次上朝时,他将府中已有身孕的小妾唤来,吩咐她改嫁府中一位姓王的幕僚,并嘱咐所生的孩子必须改姓“生”。
原来,朝堂之上早已风起云涌,雍正帝素来疑心重,自九子夺嫡之事后便对功臣大员的防备心更强了。 一时间,流言四起,传说年羹尧是白虎转世,妄图谋取帝位。
京城内更有白虎横行之异象,闯入年府伤人,被老百姓传得,以为这预示着“白虎权倾朝野,功高盖主”的凶兆。
种种迹象表明,雍正帝已对年羹尧起了杀心。年羹尧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只盼留一后人苟延残喘。
他将“年”姓隐去一笔为“生”,寄托了绵延后嗣,重振家业的希冀。
那位姓王的幕僚虽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却也只能恭敬领命,带着小妾连夜出逃,不知去向。
年羹尧虽然精于谋略,在雍正的铁腕政治下却无计可施。
他被收押入狱,备受严刑拷打,朝中无人敢为其辩护。军机大臣纷纷上折,列数年氏92项大罪,请皇上发落。
年羹尧父子被拷问几个月后,最终以谋反罪,被处死,一时间,朝中震动,人心惶惶。
年羹尧虽然一命呜呼,但是家眷亲信却也难逃横祸,被抄家灭族,株连九族的厄运悄然降临。
所幸那位有孕的妾室已经完全逃离,连同腹中胎儿留存了星星之火,盼他日能重振家业。
年氏一脉在京城内几近断绝,却在偏远蛮荒之地悄悄延续。
那位姓王的幕僚带着小妾逃亡,辗转流离,最终在西北一处藏匿下来。
他们竟然意外承载了年氏血脉,陕甘一带后来出现了不少“姓生”的家族,他们极有可能是年羹尧后裔的下落。
年氏一族的覆灭,折射出君主专制下权力的最高无上与危机重重。一言堂的制度,使得帝王们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无论功臣还是亲信,但凡惹起丝毫猜忌,便会遭杀身之祸。朝堂之上,官员们如履薄冰,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何时会成为下一个“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