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发凉!江苏,女子穿吊带在阳台撸猫,意外听到口哨声,以为老公开玩笑,没想到老公正呼呼大睡,仔细辨别后,发现口哨声来自摄像头,吓得她捂住胸口,立刻拔掉摄像头!警方提醒:家庭摄像头可能遭破解! 深夜的阳台本该是宁静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样,在睡前查看心爱的小猫,谁知过了一会儿,一阵清晰的口哨声突然从墙角的摄像头传来..... 她以为是丈夫的玩笑,转头却发现丈夫正在熟睡,那一刻,寒意从脊背窜上头顶——那个用来观察宠物的小设备,此刻正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这并非孤例,多地警方通报显示,家用摄像头被黑客入侵的事件逐年递增。 不法分子通过破解简单密码,不仅能实时窥探家庭隐私,甚至能远程操控设备发出声响。 某网络安全机构测试发现,市面上三成家用摄像头存在默认密码未修改的情况,部分廉价设备甚至存在无法修复的系统漏洞。 科技本该是生活的助手,却因安全意识缺失变成隐私的缺口,我们享受着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却常常忽略它们潜在的风险。 就像不会将家门钥匙随意放置,电子设备同样需要严密防护。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固件、遮挡非使用时的镜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是守护家庭隐私的重要防线。 这起事件最令人不安的,不仅是技术漏洞本身,更是那种被未知目光窥视的心理阴影。 李女士至今不敢在摄像头前换衣服,这种隐私被侵犯的后遗症,远比设备损坏更难修复。当我们把电子眼请进家门时,或许该多问一句:它是否也向外界敞开了大门? 智能家居的普及不可逆转,但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单选题。厂家有责任提升设备安全性,用户更需养成防护习惯。 毕竟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隐私保护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素养。 每次密码设置、每次系统更新,都是对自身安全的一次加固。唯有保持警惕,才能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生活,而非成为担忧的来源。 信源:闪电新闻 2025-5-11
后背发凉!江苏,女子穿吊带在阳台撸猫,意外听到口哨声,以为老公开玩笑,没想到老公
恋灵看娱乐
2025-05-12 11:21: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