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苏联打算引进一批中国农民。没过多久后,有村庄忽然发现一条标语别去,苏

文栋说明星 2025-05-12 11:31:22

1955年,苏联打算引进一批中国农民。没过多久后,有村庄忽然发现一条标语别去,苏联男少女多,1人必须配10个媳妇! 1955年春天,苏联那边突然传来个消息,说想从中国招一批青壮年过去帮忙搞建设,这事儿听着挺新鲜,可实际上背后门道不少。 那时候中苏关系正热乎,苏联被咱们喊作“老大哥”,说是要帮咱们搞工业化,所以这回咱们政府也特上心,主要在河北、山东这些地方挑人。 可没想到的是,报名的人压根没几个,有些村里的墙上还被人用石灰刷了标语,写着“别去苏联,那边女多男少,过去就得配十个媳妇”。 这话搁现在听着像占便宜,可当年的人一听就吓破了胆,为啥呢?这里头有老辈人的惨痛教训。 早些年山东河北离伪满洲近,日本人和汉奸没少坑老百姓,说是招工实际上把人卖去当苦力,最后连个尸首都找不着。 再加上解放初期有些坏分子故意传谣言,说苏联招工是幌子,实际要把人关起来当配种机器,或者拉到前线当人肉炸弹。 这些瞎话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大伙儿心里直打鼓,眼瞅着要冷场,中央赶紧出来辟谣。 专门印了本叫《复苏联工人训练教材》的小册子,把去苏联的好处说得明明白白。 说过去不光能吃饱穿暖,还能学开拖拉机、炼钢铁这些真本事,回来就是技术骨干,政府还给打包票,说这就是正经的劳务合作,绝对不坑人。 这招还真管用,没多久就凑齐了八万人的队伍,大伙儿摩拳擦掌准备去开眼界,连棉袄都缝上了新补丁。 可就在要动身的前几天,莫斯科那边突然变卦了,苏联当家的赫鲁晓夫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说是暂时别往苏联送人了。 后来懂行的人分析,赫鲁晓夫这是肚子里打小算盘呢。 最开始苏联狮子大开口,说要一百万中国工人,后来觉着管吃管住开销太大,又改成八万,临到头又缩水成两千。 嘴上说是帮咱们培养人才,闭口不提他们自己缺劳力的事,咱们这边觉着他们没诚意,好好的合作计划就这么黄了。 要说这事最可惜的还是那批工人,好些人行李都打好了,最后只能拆开包袱继续种地。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来中苏闹掰了,那些真去了的人反倒省去不少麻烦。 现如今咱们国家自己能造飞机造航母,再不用看别人脸色,回头想想当年的事,真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关于这事的最新消息,2019年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搞过专题展览,展出了当年那本辟谣的小册子,还有工人家属捐的搪瓷缸子。 俄罗斯那边2017年也公开了批档案,里头有赫鲁晓夫亲笔批的“暂缓接收”文件,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这些老物件和老档案摆在玻璃柜里,倒是给这段往事添了个实在的见证。 信息来源: 《中国工人“赴苏援建”问题的历史考察(1954-1963)》 作者:李丹慧 出版时间:2006年 《中苏关系史纲》 作者:沈志华 出版时间:2011年 俄罗斯联邦档案局公开文献《赫鲁晓夫时期苏中外交档案》 公开时间:2017年 《人民日报》1955年4月社论《驳斥关于赴苏工人的不实言论》 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十世纪中苏交流”专题展览说明 策展时间:2019年 (注:由于赫鲁晓夫于1971年逝世,事件相关主要人物无最新动态,新增内容以历史档案及后续研究补充)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