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一妓女恳求37岁张伯驹:“带我走吧!我还是清白之身!”张伯驹递给老鸨一沓钱,没想到老鸨却冷笑道:“带她走?没门!”
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张伯驹这个名字,但是故宫里有22件古字画都是他捐赠的,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收藏家,他曾被土匪绑架,却不愿意变卖家中收藏的古董字画换成钱赎他回家,可后来,他却一口气向国家捐了118件收藏的宝贝,价值1136亿。
张伯驹是清朝末年的贵族公子,他的父亲张镇芳其实只是他的养父,因为在不惑之年时,膝下的两个儿子都死了,所以,就从家族中选中了张伯驹过继到他的名下。
这张镇芳不是普通人,他是袁世凯的兄嫂弟弟,和各路官员都很熟悉,他还开了家银行,家里很富有,这张伯驹过继到他名下后,妥妥地成了一名富二代。
不过,张伯驹既不喜欢混迹军界,也不喜欢做生意,他就喜欢收藏。
他收藏的第一样宝贝是康熙皇帝写的一块匾额,他当场就丢下了一千大洋买下了它。
从那以后,张伯驹只要看见喜欢的古董字画就会花钱买回家。
但是,他的这一行为却得不到家人的认同,他经常被母亲指责为败家子,不学无术。
无奈之下,张伯驹只得去了养父张镇芳名下的银行任职,他每年都要去两次上海查账。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各界精英,文人政客,各类人士混聚的地方,每天夜幕降临之时,闪烁的霓虹灯,衣香鬓影的酒楼,青楼里环肥燕瘦的美女无不令人神往。
张伯驹每次去上海也都会去逛青楼,他37岁那年,在青楼里遇见了真正与他相伴一生的女人,潘素。
张伯驹当时已经有了一妻两妾,但是这三人与他性格都不合,平时也都谈不到一块,张伯驹时常觉得索然无味。
潘素本是清朝名臣之后,可惜后来家道中落,到她父亲那一代就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尽管如此,母亲还是把女儿当大家闺秀一般培养,在潘素很小时,就请来了不同的老师教她弹琴作画。
潘素很聪明,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
可惜,她1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还未成年的她失去了母亲的庛护,新进门的继母把她卖到了妓院。
因为潘素长相漂亮,又会作画弹琴,老鸨很看好潘素,一直娇养着她,每次见客人时只是让她弹琴,唱小曲,不肯轻易地让她陪客人过夜。
所以,潘素直到认识张伯驹时都是清白之身。
张伯驹第一次看见潘素时,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当听她弹奏了一曲琵琶后,更是觉得这女子虽然是青楼妓子,但却十分与众不同。
当即就提笔为潘素写下了一首诗。佳人爱才子,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互生情愫。从那以后,张伯驹经常去青楼找潘素,甚至想把潘素娶回家。
1935年的一天,张伯驹递给了老鸨一沓钱要为潘素赎身,没想到被老鸨拒绝了。
原来,在潘素认识张伯驹之前,已被一个叫臧卓的国民党军官看上,当臧卓知道潘素爱上了张伯驹时,气坏了。
当即就给老鸨下了命令,不准任何人为她赎身。老鸨哪里得罪得起国民党军官,就只能拒绝张伯驹了。
后来,臧卓为了不让潘素和张伯驹见面,还把潘素抓了软禁起来,张伯驹为了救回心爱的女子,精心谋划了一番,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潘素。两人逃到苏州结了婚。
历经艰险终于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非常珍惜对方,潘素支持丈夫变卖家产收藏古董字画,而张伯驹发现了妻子惊人的绘画天赋,他请来老师教妻子学习画画,让潘素成为了有名的画家,她画的一幅画曾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英国首相。
潘素和张伯驹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真正的爱情就是相互成全,让对方成为最想要的样子。
因为张伯驹手中有太多的值钱字画,日本人在上海扶植的一个汉奸特工机构,简称“76”号汉奸特务很想得到这些字画,他们伪装成绑匪绑架了他,要求拿出三百万赎金才可以赎他。
其实,潘素只要变卖家中的字画便可以救丈夫,可是她却没有拿出丈夫的任何一个藏品售卖。
因为绑匪曾带着张伯驹见了潘素一面,张伯驹当场就告诉潘素,绝不能把家中字画卖了,因为这些宝贝都属于中国,一旦卖出,将会流失到国外,中国的后世子孙将再也看不到。
如果要以这样的方法来救他,他宁可去死。
潘素非常了解这些字画对丈夫的重要性。
她咬紧牙关,四处借钱,变卖自己所有值钱的首饰,最后还把老家的房子都卖了,终于凑够了绑匪要的赎金救回了丈夫。
潘素和张伯驹再一次在患难中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爱情。
抗日战争时,夫妻俩为了保住这些珍贵的字画,也是想尽了办法。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把这些他曾经宁可死也不肯拿去卖的字画全部都捐献给了国家,妻子潘素对丈夫全力支持。
国家想给张伯驹奖励20万,张伯驹拒绝了,潘素依然支持。
张伯驹虽然没有去当兵打仗,但他为了保护国家的历史文物所做出的这一切,也足以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虽然后来夫妻两人贫困潦倒,但是,无论生存的环境多么恶劣,夫妻俩始终不离不弃。
两人之间的爱情再一次证明了那时候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