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来刷手机,看为开车去珠峰又吵吵起来,让我想起亲身经历一事儿,跟各位唠唠。从

催催小管家 2025-05-12 12:00:31

一早起来刷手机,看为开车去珠峰又吵吵起来,让我想起亲身经历一事儿,跟各位唠唠。从北京到珠峰脚下

先说事儿吧。

有位大哥挑战从北京驾车去珠峰的极限速度,所以2004年8月28日6:00从北京出发,8月31日17点25分到达珠峰脚下的绒布寺。

谁干的?我一老哥哥

2004年…估计看这帖子的有些朋友那时候还没出生呢,对这个成绩可能没什么概念。

请注意,那可是2004年!不是2024年!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很多进藏的高速公路和崭新的国道,那时候还是一片荒野呢。

说起我这位老哥,真的是活神仙一般的人物,要是写回忆录,至少一本康熙词典的厚度。

年轻的时候打过越战,九死一生活着回来(有书、有纪录片),又在那个草长莺飞的年代考上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而后又历经动荡成为一名传奇,而后又在西藏拉萨开创了当年最早的网红店和网红车队,要知道那个年代连“网红”这个词都没有被发明出来。

说回北京到拉萨的那次经历。

那时候老鱼跟我都在三夫户外混汽车版,老鱼有联想公关部的从业经历,所以老鱼萌发出北京自驾到珠峰的想法后,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毕竟需要拉一些赞助来cover成本,所以就拉着一些汽车传媒行业和户外行业的人做一轮小传播。

我当时在TOM汽车频道上班,跟老鱼又是忘年交,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记得出发仪式好像是27日的下午,北京马甸三夫店里做了个高效率的启程发布会,现场几十个人有驴友、有店员、有朋友,当然更多是各路媒体。

因为没有请公司运作,大家都是朋友帮忙不是专业的,所以老鱼虽然是主角但在现场显得最忙。各位可以理解一场婚礼,没有请礼宾、签到、司仪,全靠新郎官一个人跑前跑后地张罗,就连三夫户外赞助的媒体伴手礼,都是老鱼亲自一个个递到手上。

那是我第一双LOWA户外鞋,当年这个牌子并不算大牌,和现在的“高大上”远不可比拟。

扯远了,说回来。

简短的仪式简短地结束,我们拎着鞋盒举着相机,目送老鱼开的那台现代特拉卡背着夕阳消失在北京的北三环。

当时没闹清楚,以为这就出发了,其实老鱼是开着车回家做最后准备了,正式启程是第二天的早6点。为了使整个活动记录真实完整,他车上还安装了一台录像机,全程记录活动的始终,使这次活动的真实性有了准确的旁证。

那个年代别说gopro这样的运动相机,就连手机都还没有拍照功能。所以DV摄像机是当时最好的影像记录方案了。

为啥要这么严谨?因为这个活动事后是要打算申请吉尼斯纪录的。当然后来有没有申请成功我就不知道了,但在当年确实是据不完全统计的最快成绩了。

确实,当年老鱼搞这个活动的时候,就有一些坊间议论。比如“这个速度有啥意义”、“这不就是疲劳驾驶么”、“长途大车司机天天走着路,不新鲜”等等诸如此类。

怎么说呢,站在不同的角度的确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咱不能说他们胡说八道。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当老鱼把车开到珠峰绒布寺门口,停车熄火后看着远处的珠峰,万籁寂静听着自己心跳的时候,发表不同角度的兄弟们正趴在三夫论坛上苦练敲键盘的基本功呢。

别误会,我当年也是三夫轮胎特快版的“水王”,有一晚因发帖过于“凶猛”,把论坛给发挂了……被总版主禁言了3天。

说句题外话,那些评论里跟我抬杠阴阳的朋友,不跟您较劲不是我怕您,是您这几句都是我们二十多年前就玩剩下的,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坨子”无聊的很。论“对线”,我是祖师爷。

又歪楼了,不过也无所谓,事儿也差不多快说完了。

就可惜时间太久远了,中间又坏过几块备份用的硬盘,所以翻了半天也没翻到那天下午拍的照片。而且因为政策的原因,某日期之前的论坛和留言都要求删掉,所以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些所谓的“网上证据”。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附件是当时的一些文字资料,供各位大概了解一下~

路程、路况、车速和耗时:

  

北京—石家庄—郑州—洛阳—西安(1237km高速) 平均时速120km/h=10小时。

  

西安—天水—兰州—西宁(930km部分高速,兰州—西宁有修路路段)平均时速100km/h=9.5小时。

  

西宁—都兰—格尔木(630 km柏油路)平均时速90km/h=7小时。

  

格尔木—羊八井(1170km柏油路)平均80km/h=13.5小时。

  

羊八井—日喀则—定日—珠峰(630km柏油路、沙石路)平均50km/h=12小时。

  

总公里数:4650km。

  

(里程表:北京—252km—石家庄—404km—郑州—581km—西安—691km—兰州—243km—西宁—630km—格尔木—951km—那曲—225km—羊八井—253km—日喀则—380km—珠峰大本营)

  

耗时:52小时(路途加油、休息等时间为每天平均加2小时,所以总路途时间为60小时)

行程安排:

  

D1:驾车18小时(6:00—24:00)北京出发,西安以西住宿(海拔1500m)

D2:驾车16小时(8:00—24:00)格尔木附近住宿(海拔2700m)

D3:驾车10小时(10:00—21:00)拉曲附近住宿(海拔4300m)

D4:驾车16小时(6:00—22:30)抵珠峰大本营,全程结束(海拔5500m)

D5:回程开始——

费用:

过路费:1350元

汽油费:3500元(平均每100公里20L/76元/青藏线油价比较高)

食宿费:1200元(200元/天)

进山费:400元

录像磁带:1500元(25元X60盘90’)

合计:7950元

行车保障物资:

便携式油箱(2个/20L)、拖车绳、三滤、机油、刹车油、玻璃水(防冻型)、备胎(2条)、易损配件(前后减震等)、随车工具、铁锹、地图。

0 阅读:0
催催小管家

催催小管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