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0年,守寡27年的慈禧,变得犯困厌食,还恶心想吐,肚子也微微隆起。两位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12 12:48:01

公元1880年,守寡27年的慈禧,变得犯困厌食,还恶心想吐,肚子也微微隆起。两位太医给她看病,皆因“误诊”被斩。名医薛福辰诊断后,心中暗暗吃惊,一时间竟不敢开口。

45岁的慈禧太后已经半个月没迈出储秀宫的门槛,贴身太监李莲英端着金丝珐琅痰盂跪在雕花拔步床前,望着锦被下那张蜡黄的脸,后背的冷汗把蟒纹补子都浸透了。

事情还要从正月十五闹花灯说起,那天老佛爷难得有兴致,带着宫女们到御花园赏梅,回宫路上突然捂着心口干呕。

起初大伙以为是受了风寒,没想到接下来半个月情况越来越怪,平日里最爱吃的樱桃肉送上来就反胃,成天歪在炕上打瞌睡,最要命的是那身明黄缂丝常服系腰带时,愣是比年前紧了半寸有余。

太医院当值的周太医被急召进宫时,手指头搭在悬丝诊脉的金线上直打哆嗦。

这脉象他再熟悉不过,当年在民间行医时给大姑娘小媳妇们号过多少回。

可眼前这位主子守寡27年,先帝爷的牌位还在奉先殿供着,老院判后脖梗子发凉,支支吾吾说了句"肝气郁结",结果被拖到午门外砍了脑袋。

第二个倒霉蛋是刚补缺的年轻太,。小伙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跪在殿外扯着嗓子喊"太后脉象滑如走珠",话没说完就被塞了麻核。

侍卫的鬼头刀沾着前头那位还没擦净的血,刀光闪过,养心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又多了滩暗红。

宫里风声鹤唳,太医院八十多个医官集体告了病假,李莲英急得不行,连夜派人到保定府绑来个游方郎中。

郎中姓薛名福辰,祖上三代在直隶开医馆,据说曾用针灸救活过难产三天三夜的妇人,人被押进宫时,怀里还揣着半块没吃完的芝麻火烧。

不过,薛大夫确实有两把刷子,三指搭在黄绫子裹着的腕子上,眼珠子转了三转,脑门上的汗珠子啪嗒掉在青砖地上。

他记起《医宗金鉴》里有个病例,说是妇人血瘀成癥,症候与喜脉极似,再细品那脉象,虽滑却虚,似珠走盘而力道不足,分明是血海瘀滞之兆。

"太后这是操劳过度,气血淤在了胞宫。"薛福辰趴在地上回话,脑门贴着冰凉的砖缝,"待草民开个活血化瘀的方子,辅以艾灸温通,定能排出瘀滞。"

这话说得巧,既避了忌讳又暗合慈禧心病,自打同治皇帝驾崩,她最听不得别人说她老,如今薛福辰把病因归到"操劳国事"上,正搔着痒处。

方子用的是桃仁、红花配三七,药罐子在茶房里咕嘟了整宿,薛福辰亲自盯着火候,把煎好的药汤倒进掐丝珐琅碗,又让宫女备下五尺见方的柏木浴桶。

说来也奇,慈禧服了药不到两个时辰,忽然腹痛如绞,接着排出拳头大一团紫黑血块,李莲英捧着金盆接秽物时,鼻子尖差点杵到那团血糊糊的东西上。

赏赐是第二天晌午送到的薛家,黄马褂、金元宝摆了半院子,可薛福辰捧着圣旨的手直发颤。

他太清楚宫里的规矩,治好了要灭口,治不好要砍头,趁着钦差在前厅吃酒,他让婆娘把细软塞进腌咸菜的坛子,天刚黑就带着全家老小溜出了京城。

后来有人在无锡见过个开医馆的薛先生,模样倒有七八分像,只是问起宫里的事,那人总是摇头说"治过病的贵人多了,哪记得这许多"。

储秀宫里,慈禧对着西洋镜端详新裁的旗袍,李莲英在旁边赔笑:"老佛爷这气色,比那十八岁的格格还鲜亮。"

窗棂外,几个苏拉太监正拿猪鬃刷子刷洗殿前的青砖,刷到第三遍时,那砖缝里的暗红色总算淡了些。

信息来源:《闻尘偶记》

0 阅读:177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