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一个深夜,65岁的赖雅敲响了张爱玲的房门。进屋后,36岁的张爱玲竟主

史说畅谈呀 2025-05-12 13:39:50

1956年的一个深夜,65岁的赖雅敲响了张爱玲的房门。进屋后,36岁的张爱玲竟主动说:“今晚留下来过夜!”一夜翻云覆雨后,张爱玲发誓:“一定要嫁给这个男人……”   没多长时间张爱玲就发现自己怀了孕,她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男友赖雅,却得到一句“打掉吧!我们养不起!”   颇负盛名的张爱玲怎么会养不起一个孩子?没留下腹中孩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张爱玲之所以在孩子的去留上如此“痛苦”,源于她有一个“缺爱”的童年。   张爱玲的母亲是黄逸梵,她是出生于大户中的名门贵女,受到先进思潮的影响,她决定远赴国外去追寻自我。   而四岁的张爱玲则被留在了家中,在最需要母爱的年纪,张爱玲要日日面对抽鸦片的父亲和四处嘲笑的邻里。   黄逸梵出国几年就回到了家中,张爱玲满心的以为终于要迎来“团圆”。但却等到母亲和父亲离了婚,张爱玲第二次被母亲抛弃。   抽鸦片的父亲又带来了一位继母,张爱玲的日子也就愈发的难过,心力憔瘁之下她逃离了那个‘家’,想要寻求母亲的庇护。   但黄逸梵是个追求自我的女性,她将张爱玲视作“累赘”,言语之中也经常带着讽刺的深意。“怎么又没钱了!”“怎么你来了之后花钱竟这样的快!”   在张爱玲的生活中,充满着母亲的“抱怨”,就连张爱玲自己也认为,是自己的到来影响了母亲的“社交”和“打麻将”。   成年后的张爱玲将“挣钱”当作了首要的目标,她觉得自己“亏欠”了母亲,只有用钱才能偿还。张爱玲在成名之后,也收到了不少的稿费,她将这些钱存了起来,寄给了母亲黄逸梵。   这笔钱并没有让母女两人的关系亲密起来,反而变得更加的疏离。   了却一桩心愿的张爱玲选择去了美国,她想去看一看,母亲口中“自由”的西方国家究竟是何模样。   但美国的情形却让张爱玲大失所望,她的小说不受美国民众的喜爱,收入也远远不如在香港,不到一年,张爱玲就因生活困顿,被迫搬到了作家难民营。   这里住着不少收入微薄的美国作家,65岁的赖雅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日日的相处之中,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愈加的亲密。   在相识仅半年之后,张爱玲就义无反顾的和赖雅结了婚,哪怕这个男人已经65岁,还有过多次住院和中风的病史。   或许是命运捉弄人,在结婚后的第二个月,赖雅就犯了中风,一度需要躺在病床上静养。张爱玲一边要照顾新婚丈夫,一边不得不写一些迎合市场的作品,来赚取医药费和生活开支。   正当张爱玲的生活自顾不暇时,张爱玲收到了母亲的一封信。母亲黄逸梵已经病入膏肓,或许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她想要临终前再见张爱玲一面。   这年的张爱玲已经38岁,她似乎还未清楚要如何当好一个女儿,只是固执的认为母亲是需要“钱”,便将手中所剩不多的积蓄给寄了出去。   几个月后,张爱玲收到了母亲的死讯和一箱古董,那是母亲的全部遗产,放在当时也是价值不菲。   张爱玲望着这一箱古董陷入了沉思,她或许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一直以来她都用金钱来衡量母女之情,直到母亲离开,张爱玲才明白了“生命”和“母爱”的真谛。   但张爱玲已经打过了一个半孩子,她此生不可能再有属于自己的孩子。或许之前的张爱玲,仅仅是不想将痛苦传递下去,才没能留下那个孩子。  

0 阅读:124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