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僧格林沁却下令当他面先剐了他

麻麻赖赖 2025-05-12 15:22:47

1863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僧格林沁却下令当他面先剐了他儿子和妻子。未曾想,刽子手将剐下来的肉塞到了张乐行的嘴里。

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随之而来的是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将领们的疯狂报复。

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之一,沃王张乐行成了清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场血腥残酷的人间悲剧,随即开始上演。

  张乐行出身于安徽涡阳的一个地主家庭,他自幼好游侠,结交绿林豪杰,性格豪爽不羁。

家中虽然富裕,他却看不惯清政府的苛政和对百姓的盘剥,心中怀有一腔悲悯苍生的热血。

  咸丰年间,捻军在安徽、山东等地风起云涌。

张乐行毅然投身其中,凭借勇武过人和统帅才能,很快成为一方霸主,安徽大地几乎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清政府对这个飞扬跋扈的农民军首领又恨又怕,屡次派重兵进剿,然而每次都落空而回。

  1864年,太平天国陷入内乱,天京事变爆发,瘟疫横行,饥荒肆虐。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名将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在内忧外患之际,洪秀全派东王杨秀清率军北伐,妄图与大捻军首领张乐行、李家英等会合,试图再创辉煌。  

然而,天不遂人愿。

此时的张乐行虽然号称“安徽王”,其实内里早就是个空壳子,根本不成大器。

他在安庆与清军血战数日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大别山中,负隅顽抗。

情急之下,张乐行派亲信前往寻求李家英的援助。

  李家英本为捻军骁将,曾与张乐行齐名,但在清政府的高额利诱下,这位昔日战友早已变节投降。

张乐行对此浑然不知,仍将李视为肱股之臣。

当张乐行的使者满怀期待地来到李家英的大营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兄弟般的拥抱,而是背叛者冷酷无情的陷阱。

  李家英亲手将张乐行的使者就擒,暗中传信给清军统帅僧格林沁。

当张乐行率残部来到李营投奔时,一张由李家英和僧格林沁精心编织的大网,正等待着这位悲愤的农民领袖自投罗网。

  张乐行没有等来援兵,却等来了李家英的倒戈和清军的埋伏。

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张乐行终因势单力薄而被俘,他那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僧格林沁久经沙场,深谙“擒贼先擒王”之策。

他生怕张乐行屈打成招,又或者在囚禁中病死,无法儆效尤,便决定当众处以极刑。

可是,将堂堂一方霸主就这样草草结束,僧格林沁又隐隐感到意犹未尽。

  一个恶毒的念头,在这个满人统帅心中升腾而起。

他不想给张乐行一个痛快,而是要用酷刑和屈辱摧毁这个汉人农民领袖的意志。

于是,僧格林沁做出了一个令世人发指的决定。   行刑那日,张乐行被五花大绑,拖上刑场。

习惯了刀光剑影的战场,他无惧生死,唯一的牵挂是那两个尚在孩提的儿子。

可是,等待他的是一幕比死亡更加残酷百倍的惨剧。

  僧格林沁下令,先处死张乐行的两个儿子。

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刽子手手持屠刀,一步步逼近。

他们稚嫩的哭喊,很快被血肉模糊的场面淹没。

  张乐行拼命地挣扎,撕心裂肺地怒吼,可是,一切都是徒劳。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生骨肉在自己面前,被一片片割下血淋淋的肉来。

而那个叫僧格林沁的刽子手,还不断将孩子的肉,塞入张乐行的口中,逼他生吞活剐下的骨肉。

  不久,哭声停止了,两个孩子的身体,只剩下一堆碎肉和森森白骨。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父亲的眼前,此情此景,任谁也无法承受。

  张乐行歇斯底里地咒骂着:“僧格林沁,你就是个畜生,清廷就是个吸人血饮人血的魔窟!”

可是,这咒骂声在僧格林沁看来,都只是徒增笑料罢了。

  随后,僧格林沁下令,用铁钩子将张乐行的舌头拖出,剁掉,张乐行再也无法言语。

但他的眼神,几乎可以喷出火来。若不是被死死绑住,他恨不得用尖牙利齿将僧格林沁生吞活剥。

  但更残酷的,还在后面。

僧格林沁对刽子手使了个眼色,刽子手心领神会,抽出雪亮的屠刀,对准张乐行,是一阵狂风骤雨般的乱砍。

  这不是一般的砍杀,而是一种叫做“凌迟”的酷刑。

所谓凌迟,是将人缓慢而残忍地肢解,刽子手会先割掉受刑者的皮肉,然后用慢刀子,一片一片地割下肉来,但要注意不伤筋骨,以延长折磨的时间。

  张乐行就这样生生挨了1000多刀,从脚趾到小腿,从手指到前臂,从腹部到胸口,他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每割下一片肉,刽子手就将盐巴和辣椒面撒上伤口,用滚烫的油反复浇灌。人间炼狱,也不过如此。

  一天一夜的折磨,终于结束了,张乐行的遗体被装入枣红色的棺材,示众三日后,四马分尸。

从此,这位叱咤风云的农民军首领,就只剩下一个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中国近代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