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出话去:想跟我结婚,必须答应2个条件!谁料,这俩条件一出,吓跑一大群女生。 石油专家王德民这辈子过得可真是跌宕起伏,前半辈子吃了长相的亏,后半辈子倒是在油田里闯出了大名堂。当年谁也没想到,这个长得像外国小伙子的混血儿,后来能成为让大庆油田多产七亿吨石油的功臣。 王德民打小就长得跟别人不一样,他家有瑞士血统,高鼻梁绿眼睛的,搁现在看是帅气得很,可在那个年代就成了异类。胡同里的小孩追着喊他“二毛子”,气得他对着镜子一拳砸过去,碎玻璃扎得满手是血。 从那以后他就发了狠劲,整天把自己关屋里读书,高三那年硬是考了个保送资格。可谁成想,就因为这长相,到手的保送名额愣是飞了。 这小伙子也是轴,高考愣是考出了接近满分的成绩,照理说清华北大随便挑吧?可人家招生办的人看见他这长相直摇头,最后只有石油学院肯收他。 王德民也真够倔的,把行李往学校一扔,咬着后槽牙发誓要在石油行当里混出个人样来。 毕业分配那会儿又出幺蛾子,同班同学都进了研究所,就他被分到荒郊野外的井场当试井工。住的是漏风的窝棚,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冬天裹着棉被都打哆嗦。 可人家倒想得开,还跟工友说笑话:“树根扎得深才能长成材,咱们这算是在石油地里扎根呢!” 1960年,大庆油田发现的喜讯传来,王德民连夜写了十几页申请书,死活要往松辽前线奔。到了地方,那些老工人看见这个白面书生直撇嘴,私底下嘀咕:“这细皮嫩肉的能扛得住?不出三天准哭鼻子。” 结果这小伙子甩开膀子就下井,摇绞车、测数据,在井场一泡就是百来天。愣是让他琢磨出个新算法,比外国人的公式准了两倍不止。那年他才二十四,搁现在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纪。 要说这人的能耐还不止这点。后来他搞出的“限流压裂法”才叫真本事,原本大庆油田有些薄油层开采不出来,就跟挤牙膏似的费劲。 用了他这法子,硬是多挤出七亿吨石油,相当于又发现个新油田。这技术一推广,全国石油产量蹭蹭往上涨,彻底甩掉了“洋油”的帽子。 可事业顺当了,生活上倒闹心,那会儿追他的姑娘能从井场排到火车站,今天送饭明天递情书的。 王德民被烦得不行,撂下句狠话:“要嫁我就得答应两条:一是别指望我陪着逛公园,二是甭管婚前婚后都别耽误我看书。”这话一出,九成九的姑娘都打了退堂鼓。 倒是有个叫王曰英的姑娘看对眼了,说就稀罕他这股子实诚劲。俩人结婚没两年赶上特殊时期,王德民挨批斗,媳妇急得精神都不正常了。白天他得在油田干活,晚上回家还得伺候病人,这么折腾了小半年,愣是没耽误工作。 后来国外不少大公司开高价挖他,开出的条件听着都吓人,可这老爷子脖子一梗:“钱再多也是外国的,我的根在油田里扎着呢!” 这些年他带着团队搞三次采油,硬是把采收率提到了七成,这数字搁全世界都是独一份。去年过八十大寿,徒弟们给他做了块“石油活化石”的牌子,老头乐得直拍大腿。 如今,87岁的王德民还隔三差五往油田跑。有回记者问他这辈子图啥,老爷子摸着油管说:“年轻时候是石油选了我,现在是我离不开石油喽!” 这话说得实在,就跟大庆油田那些磕头机似的,一起一落都是实实在在的劲头。要说人这一辈子啊,能像他这样把一件事干到底、干出彩,也算没白活。
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12 19:56:35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