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因一脸淡定地说道:“中国的文人,总归是有一条后路的,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嘛。” 林徽因是民国才女之一,不少人是从徐志摩的诗中读到了林徽因。又从林徽因的身上了解到了梁思成和金岳霖,大多数人对林徽因的感情之事议论纷纷。 相较于在感情上的诸多纠葛,林徽因留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成就至今仍然不可磨灭。 林徽因自小就存 “学成报国”的志愿,她十六岁时就跟着父亲一起到欧洲各国游历。途经伦敦时,徐志摩前来拜访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徐志摩和林徽因也因此结识。 彼时的徐志摩比林徽因大上八岁,老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自觉浪漫的徐志摩不可自拔的爱上了林徽因,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恰巧此时,张幼仪来到了伦敦,以妻子的名义照顾徐志摩的衣食起居。 林徽因的感情不能容下第三个人,她要求徐志摩在她和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 徐志摩直接递上了离婚协议,丝毫没顾及张幼仪是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 林徽因这时才发现,自己爱上的徐志摩竟然是一位如此“狠心”的男人,她跟随着父亲回到了中国,并且和梁思成订了婚。 相爱的人已经决定和他人厮守一生,来晚一步的徐志摩只能默默祝福。 而林徽因和梁思成则选择了一同出国深造,并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建筑学。但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只招收男生,林徽因此只得去了美术学院学习。 学习美术的林徽因次次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她得以转到了建筑学学习。林徽因在建筑学的内依旧成绩优异,她用能力证明了女性也能学好建筑。 毕业后的林徽因拒绝了美国公司的高薪聘请,选择了回国为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尽一份力量。 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精美的建筑物数不胜数,但当时的中国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古建筑的保护十分不到位。 林徽因用脚步和笔头,对中国200多个县区域内的古建筑进行了丈量和勘察,为我国的古建筑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林徽因还在大学内进行授课,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的建筑知识,传授给国内的新一代的学子。 但这种情况没持续太长的时间,日本军队大举侵犯东北地区,他们看中了林徽因的声望和名气,想请林徽因出面写一篇文章“美化”这场侵略战争。 林徽因始终没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她拒绝了日本人的“高薪”邀请。同时为了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资料,她带着孩子四处漂泊,一直到了李庄才暂时歇脚。 连日的奔波和疲累,林徽因接连高烧不退,不得不变卖家产去买一些必须的药品。哪怕生活再饥寒交迫,林徽因也从来没想过将研究资料交出去。 日本人接连占领了多座城市,儿子梁从诫不免担忧起来,“要是日本人打过来,该怎么办?” 林徽因身上有着林家百年来的傲骨,“扬子江就在家门口,大不了以身殉国!”要知道,林徽因的弟弟就是在与日本人的一场战斗中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一直致力于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当时北京市长要拆除城内的一些百年建筑,来规划新兴的街道。 此时的林徽因已经是重病缠身,她拄着拐杖参加了部门会议,强烈谴责拆除古建筑的方案,建议要“新旧交融”,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建设。
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5-13 09:14:50
0
阅读:65
用户63xxx58
我就是因为这句话对林徽因改观的,一个生活在国破家亡的时代,认为家门口总有扬子江的女人,心怀祖国天下的女人,不可能是林殊笔下的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