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虽为山城重庆带来短暂振奋,但暑气蒸腾下的城市街头,

历史小破 2025-05-13 11:01:57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虽为山城重庆带来短暂振奋,但暑气蒸腾下的城市街头,仍弥漫着压抑与困顿。一栋外墙剥落、砖石裸露的楼房外,三位衣衫褴褛的妇女佝偻着身子,粗糙的手指反复清点着几叠厚厚法币,纸币在她们掌心簌簌作响。这些看似丰厚的纸钞,实则不过是购买力近乎枯竭的 “废纸”,即便数得再多,也换不来一家人几天的口粮。 彼时的法币体系已濒临崩溃。自抗战爆发后,为弥补巨额军费开支,国民政府开启无节制印钞模式。经济学家吴承明统计显示,1945年8月法币发行量较1937年激增约1400倍,物价更是狂飙1795倍。物资匮乏、官僚资本囤积居奇与战后投机潮,如同三股暗流,将通货膨胀推向失控深渊。《大公报》1945年9月的报道触目惊心:“一块肥皂售价5000元,一盒火柴800元”,普通工人月薪仅够买10斤大米,货币价值与民众生存需求间的鸿沟越裂越深。

0 阅读:37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