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住院时,他遇到了部下,悄悄对他说:“粪坑水位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5-13 16:51:07

1949年,国军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住院时,他遇到了部下,悄悄对他说:“粪坑水位每三月下降一次,咱们钻粪坑逃跑,如何?”

淮海战役的炮火声中,第70军军长高吉人胸部中弹倒下。

身为黄埔四期生的高吉人曾参加抗战,以指挥滇西反攻闻名,此刻却躺在血泊中等待命运宣判。

副官火速将高送往后方医院。消息传到蒋介石处,立即派专机前往徐州接应。

谁知徐州剿总副主任郭一予带着家属强行挤占机位。

"什么高军长!打得这么激烈,还等什么?起飞!"郭一予对飞行员怒吼。

飞机超载起飞后半路故障,降落维修。当再次准备起飞时,高吉人已被解放军俘获,送往河南某县战俘医院。

医院原是乡村学校改造而成。高吉人被安排进一间小病房,发现床上还躺着一人——第70军副军长华心权。

"老高?"华心权睁眼惊讶道。

"你怎么也在这?"高吉人问。

"腿部中弹跑不掉。蒋委员长真派飞机来接你了?"

"是,被郭一予那狗东西抢了。"高吉人咬牙。

"看来咱们这辈子栽在这里了。"华心权冷笑。

"绝不!"高吉人坚定回答。

伤势好转后,高吉人开始暗中观察环境。医院四周高墙林立,岗哨森严。

一次上厕所时,高吉人注意到厕所后有大粪坑,无意中听到清粪工人交谈:"又该掏粪了,这鬼地方三个月才掏一次。"

"那边水沟通到外面农田,水位一下降,活就来了。"

高吉人心中一动,回病房告诉华心权自己的发现。

"从粪坑逃?你疯了吧!"华心权瞪大眼睛。

"比起被枪毙,钻粪坑算什么?"高吉人反问。

两人开始密谋。高吉人观察确认粪坑一侧确有排水口,水位下降时足以容人通过。

华心权装病获取药酒补充体力,高则用积蓄贿赂守卫马班长,取得信任。

"马班长,下周我生日,能不能弄点酒菜庆祝?"高吉人笑着递过一叠钱。

马班长眼睛一亮:"保证让首长过个好生日!"

逃跑前夜,高以过生日为由设宴,酒过三巡,看守人员醉得不省人事。深夜十一点,医院陷入沉寂,两人蹑手蹑脚来到厕所。

粪坑直径约两米,黑黝黝散发恶臭,水面漂浮污物。

"真要下去?"华心权犹豫了。

"现在退缩,就永远没机会了。"高吉人取出木夹子,"夹住鼻子,跟紧我。"

高脱掉外衣,只留背心短裤,用绳子探测粪坑深度——约一米五。

深吸一口气,夹住鼻子,缓缓进入粪池。冰冷腥臭的污水瞬间没过腰部,胸口伤口隐隐作痛。

"来吧!"高向华伸出手。

华心权咬牙跳入,两人扶着池壁向排水口方向前进。

粪水中蛆虫爬过皮肤,令人毛骨悚然。

终于,高摸到排水口,水位已降低露出空间。"找到了!你先走!"高推了华一把。

华钻入洞口,高紧随其后。管道内漆黑腥臭,两人几乎窒息,只能凭本能向前爬行。

管道坡度向下,滑腻污垢难以抓住支点。

爬行约三十米后,前方出现微光。两人加速前进,终于从管道爬出。

外面是农田灌溉沟渠,月光如水洒在田野上。

两人跌坐田埂,大口喘气。浑身散发难闻气味,但此刻,自由的空气胜过一切。

"走!趁天亮前离开这里!"高拉起华,朝远处农舍走去。

两人借用农家水井清洗,找来晾晒的农衣换上,留下银元作为补偿。天亮前,已经离开村庄,踏上漫长逃亡路。

为降低风险,两人分头行动,装扮成灾民。华因腿伤行动不便,高找来树枝当拐杖。

路上险情不断,一次在小镇歇脚,遇解放军搜查,两人藏入柴堆,屏住呼吸整整一天才脱险。

三个月艰辛跋涉后,两人抵达重庆。找到旧部联系人,获得新身份证件和盘缠,转赴上海。

1949年5月,借助军方关系,混入难民队伍,登上前往基隆的货轮。

船离岸时,高望着远去的大陆,不知何时能再踏上这片土地。

抵台后,高立即向军方报到,蒋介石亲自接见,听闻经历后叹息:"国之忠烈,当代夷齐!"随即恢复其军职,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后擢升金门防卫副司令、陆军预备兵团副司令等职。

华心权则在高部下任参谋。

高吉人在台湾军界声望日隆,但从未忘记大陆家乡。

每逢清明,必定遥祭祖先。军中同僚常听高讲述淮海战役和逃亡经历,尤其粪坑一段,无不动容。

"若非那粪坑,我早已成枯骨。"高常感慨,"人这一生,什么苦没吃过,什么臭没闻过,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1968年,古稀之年的高吉人退役。

离开军营那天,许多老部下送行,高向众人敬礼,眼中闪烁泪光。

晚年与妻子张慧贞在台北安度,但常思念故土。

1979年夏,高因病卧床,知时日无多,将张叫到床前:

"我这辈子活得轰轰烈烈,无憾了。唯一心愿,就是回大陆祭祖。看来没这个福分了,你替我完成吧。"

张慧贞点头应允,泪水滑落。

1979年8月25日,高吉人在台北病逝,享年78岁。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