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救援人员刚要清理废墟,就被一个男人拦住:“不要

往森 2025-05-13 17:58:24

[太阳]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救援人员刚要清理废墟,就被一个男人拦住:“不要用机器挖,我女儿还在里面!”随后,用手不停刨挖,15小时后,终于从废墟中把女儿挖了出来。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北川的大地突然抖动,发出沉闷的咆哮。县客运站职工李杨,只觉得脚下地板剧烈摇晃,天花板随即哗啦啦地往下掉。 地震了!这念头刚闪过,他立马想到了自己11岁的女儿李佳芹还在北川中学!她怎么样了? 李杨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脚下尖利的碎石和接连不断的余震,跌跌撞撞地冲向女儿的学校。 沿途的景象,是他从未见过的惨烈,断墙残骸不时划破他的裤子,鞋子也早就烂了,可他一点没察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女儿。 好不容易冲到北川中学,眼前的景象让他几乎喘不过气。往日书声琅琅的校园,如今只剩一片狼藉。 教学楼塌了,冰冷的钢筋从水泥块里扭曲地刺出来,废墟下隐约传来孩子们微弱的哭喊。 李杨的心揪得生疼,他凭着模糊的记忆,冲向女儿教室那片废墟,撕心裂肺地喊:“佳芹!爸爸来了!听得到吗?” 四周哭喊声、呼救声乱成一团,他听不到女儿的回应,李杨不肯放弃,强迫自己冷静,回忆女儿班级的确切位置。 找到大概方位后,他“扑通”一声跪倒,用双手疯狂地刨挖砖块和泥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女儿救出来! 有人看他这样,递来一把铁锹,想让他省点力气,李杨想都没想就摇头:“万一铲到孩子怎么办?”他宁可用自己的手去感觉每一块石头,生怕硬家伙伤到埋在下面的女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杨的双手早被粗糙的砖石磨得血肉模糊。 就在他挖了八个小时,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从废墟深处传来一声极其微弱的“爸爸”。这声音像一针强心剂,瞬间刺透了他疲惫的身体和快要崩溃的神经,让他挖得更疯了。 救援队开着挖掘机赶到,一个队员想拉起他,劝他离开这随时可能再塌的险境。 李杨猛地回头,眼睛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地吼道:“不要用机器挖!我女儿还埋在里面!她刚才在下面答应我了!”他不敢想,冰冷的机器臂下去,女儿会怎么样。 说完,他又一次扑倒在地,更拼命地用手刨,指甲翻了,血渗出来,手掌被钢筋划得深可见骨,他却像感觉不到疼,只是一个劲儿地念叨:“佳芹,别怕,爸爸来救你了!” 在长达十五个小时的持续挖掘中,李杨的双手已经不成样子。 最让人心碎的一幕发生在第十三个小时,他奋力掀开一块沉重的预制板,下面却是三名遇难学生的遗体。 那一刻,他再也忍不住,跪在地上失声痛哭,然而,就在这悲痛欲绝的时候,他突然从砖石缝里听到了女儿微弱的咳嗽声,紧接着是那句让他重燃希望的话:“爸爸,我喘不过气……” 终于,在5月13日凌晨5点,经过整整十五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徒手挖掘,李杨的手指碰到了一截熟悉的东西——女儿的书包带。 他颤抖着,用尽最后力气扒开盖在上面的最后一块砖石。 11岁的李佳芹蜷缩在课桌和墙壁形成的狭小三角空间里,右臂血肉模糊,小脸上沾满灰土,但她还活着! 李杨迅速扯开勒在女儿脖子上的一根电线,脱下自己的外套将她紧紧裹住。 当他想背起女儿时,双腿却猛地一软,差点跪倒——连续十五个小时的极限付出,早已耗尽了他的体力。 废墟外,湖北日报的记者陈勇恰好目睹了这一幕,镜头迅速对准了这对刚逃出死神的父女。 照片里,李杨的衬衫后背被斑驳的血渍浸透,女儿李佳芹的小手紧紧揪着父亲的衣领,指尖因为太用力而发白,眼角还挂着泪痕,但小脸蛋却紧紧贴在父亲宽厚的背上,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这张名为“父女劫后余生”的照片迅速传遍全国,无数人为这份如山的父爱落泪,人们说:“这就是父爱的本能。” 地震之后,北川作为唯一一个需要异地重建的县城,开始了漫长的重建,李杨一家在2011年搬进了永昌镇尔玛小区的新家,那套106平方米的安置房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始终挂着当年那张“父女劫后余生”的照片。 如今,李杨已经58岁,依然是县客运站的一名普通职工,过着平淡的日子。那场灾难给李佳芹的右手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却也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医者仁心”的种子。 在武汉161医院治疗时,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和高超医术,让她深受触动,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往森

往森

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