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花和尚”苏曼殊喜寻花问柳,交往的歌妓公开的就有28人之多,34岁暴毙,死后看到床下物件后,奇葩死因大白于天下! 权威资料来源:《写生西湖名人之苏曼殊:一代诗僧的传奇人生》——钱江晚报 在杭州西湖景区,有着诸多古今名人的墓地,比如在西湖西泠桥畔,就有南朝名妓苏小小之墓。有趣的是,同样在西泠桥畔,与苏小小墓南北相对的位置,这里却葬着一个和尚。 这样的搭配看起来有些奇怪,可当人们了解到这个和尚的生平后,只能感慨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此人堪称是近代中国的一位奇人,他以和尚自居却从不遵守戒律,一生放浪形骸有着民国“花和尚”之称,可他才华横溢,34岁英年早逝也成为中国文化界一大遗憾,此人便是苏曼殊。 苏曼殊的家族是广东一带的富商,父祖都靠着在南洋一带经商致富,来自这么一个家庭,他本拥有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苏曼殊的人生却非常悲惨,他的父亲在日本经商的时候认识了其母,之后苏曼殊便在日本出生。可苏父早有家室,母亲也没有任何名分,他就这样成为私生子。 由于母亲的身份,再加上不光彩的身世,苏曼殊并不受家庭重视。 童年时期他便过得非常悲惨,在苏家更是经常受到虐待,15岁的时候他终于走了出去,来到了日本求学。可他全靠表哥救济,留学期间自己过得非常拮据,不但只能去住最糟糕的屋子,还经常吃不饱饭,只能用掺了石灰的米饭充饥。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击倒他,他一面学习知识,一面为了革命事业而奔走,并先后加入了革命青年会与拒俄义勇队等组织,这让他接触到了不少进步青年。 1903年,苏曼殊学成归国,起初他来到了苏州担任教师,后又到了上海当起了撰稿人。可他的事业发展并不顺利,自己工作的报刊倒闭,这让他过得更加穷困。 这一系列打击让苏曼殊感到绝望,他一气之下跑到了广东惠州选择了出家。不过苏曼殊在取得和尚资格之前就拿了已故师兄的度牒离开,自此他以和尚的身份自居,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虽然生活带给了他无数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回国之后他依旧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还曾想过刺杀康有为等保皇党。 由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堪忧,苏曼殊最终放弃了武力革命的路线,转而利用自己的特长,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革命者。 苏曼殊有着十分出色的文采,多年的苦读让他精通多国语言,诗、文、小说、绘画无不精通。在流浪的生活中,他的足迹也踏遍了国内许多地方,还在南洋各国进行过考察。 这些经历让他的作品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他的诗歌与革命文章,在那个新旧文化碰撞的年代,苏曼殊靠着自己洒脱的文风闯出了名堂,他的诗歌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认可,还有了一个诗僧的美誉。 除此之外,苏曼殊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到了革命事业上,早在留学期间,他就结识了陈独秀等著名革命家。 投身文化界之后,他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对腐朽的清廷以及国内其他反动势力发起了攻击,他也曾与鲁迅等人一同创办文学杂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大量贡献。 1913年,苏曼殊发表《反袁宣言》,坚决支持孙中山的二次革命。这些年间,苏曼殊还将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进步刊物中,他也资助了大量革命者,尽可能为革命多做一些事情。 靠着自己的能力,苏曼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他的事业虽然成功,但他的生活却一直很糟糕。苏曼殊从小受尽冷遇,这让他有了暴饮暴食的习惯,长大之后他也选择了尽情享乐的生活方式。 虽然以和尚自居,但苏曼殊压根不在乎什么戒律,他还非常喜欢与歌妓交往,光是跟他有过交集的歌妓就有几十人。 平日里他虽然喜欢读书,但他更喜欢把钱拿到青楼妓馆消遣,他的风流韵事也成了人们的笑谈,因此不少人都将他称为“花和尚”。 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再加上他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使得苏曼殊的一生都过得非常穷困。 多年以来,他时常靠友人接济度日,自己的钱基本用来吃喝玩乐。他暴饮暴食的习惯,也使得他有着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苏曼殊对此并不在意,他尤其喜欢吃甜食。 有钱的时候疯狂买糖,没钱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凑钱买糖。1918年5月,苏曼殊糟糕的生活方式,让他患上重病。他依旧像过去那样吃喝创作,最终他因病早逝,年仅34岁。 他的离去让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可当人们翻看他的床下时,也是感到哭笑不得。苏曼殊病床下还散落着未食的糖果和糖果纸,可见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在不顾一切的吃着甜食,或许这也是他最终的死因吧!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4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