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田从借200元起家的创业者成长为“亚洲铝王”,经历了多次关键转型和战略决策。1978年,14岁的刘忠田借200元进入长白山木材市场,通过倒卖木材赚取第一桶金。 1980年代,他利用价格双轨制政策,低价购入化工原料高价卖出,快速积累财富。从木材转向化工(耐火涂料)、再转塑编厂(水泥编织袋),始终紧跟市场需求变化。1993年成立辽宁忠旺,瞄准房地产热潮,生产建筑铝型材,迅速占领市场。1996年产能突破10万吨,成为国内重要供应商。2001年,美国铝业开价4.5亿元收购忠旺,要求刘忠田留任三年,但他拒绝并决心自主发展。 2002年,刘忠田力排众议,投入20多亿元从建筑铝材转向技术门槛更高的工业铝挤压材。他引进德国1.25万吨级铝挤压机等先进设备,甚至为此拆除收费站以运输设备。组建专业团队,投入数十亿研发资金,并考察欧美市场,布局铁路、航空等领域。 2004年成为铁道部供应商,参与北京奥运场馆、首都机场扩建等国家级项目。至2008年,忠旺工业铝材产能达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年营收112.6亿元,“亚洲铝王”称号由此确立。 2009年忠旺在香港上市,募资13亿美元,刘忠田以240亿身家登顶中国首富。延伸至航空、汽车、军工领域,并成立国际贸易部门,产品出口至全球市场。2011年美方加征反倾销税后,他通过墨西哥工厂中转铝材规避关税,五年间输送价值126亿铝材至美国市场。上市前辞退家族成员,引入职业经理人(如勾喜辉、路长青),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累计申请2000多项专利,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然而,其后期因逃避关税、行贿等违法行为(如向辽宁公安厅原厅长行贿5.55亿元)导致企业陷入危机,最终忠旺集团于2023年退市,刘忠田本人也因美国起诉面临法律风险。其经历既是白手起家的传奇,也警示了商业扩张中的合规重要性。
刘忠田从借200元起家的创业者成长为“亚洲铝王”,经历了多次关键转型和战略决策。
何处染尘埃
2025-05-14 07:23:02
0
阅读:11